我们接着看经文,「正己化人」。我们接受儒道释三教圣人的教诲,就是要效法他们的德行,效法他们的人生价值。所以,「孔孟之道,仁义而已矣」,我们仁义存心,要能够真正这一生利益到大众人民。道家《道德经》也讲,「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」;「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」。佛家讲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所以我们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首先就是要有一颗利众的心,这个是一个人修身行道的根本动力,要慈悲、要博爱。 所以修行之人都先发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」,这个都是很远大的目标。有了这个目标,怎么样去达到这个目标?儒家讲「格物」,讲「克己复礼」,其实就是「正己」的含义在其中。佛家讲「息灭贪瞋痴」,有了贪瞋痴,这个心就不正,行为就偏颇掉。所以远大的目标,要怎么样去实践?还是要从先修养自身,尤其是调伏习气。 修行常说从根本,根本就是起心动念。首先要把自私自利放下,这个贪的心要放下。所以佛门的修学,看破放下而已。这个贪心放下容不容易?我们好像也放了好一段时间了。习气是无始劫以来染上的,所以还得要下真功夫去伏它。所谓「宁肯碎骨粉身,终不忘失正念」,死都不怕,就怕念头不对,要用这样的决心去转邪念、转恶念,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其实这个自私自利放不下还是不明理,还是我们没有看破,看破是了解真相。因为我们没有了解真相,误以为这个身是自己,把这个身误认为是「我」。身外的有我的房子、我的车子、我的亲人,「我所」就产生了。不顺自己的意思,脾气就上来;自己看不顺眼,脾气也上来了。所以烦恼的根源还在这个「我」上,误认为这个身是自己。 佛陀用比喻,就好像大海里有一个水泡,这个水泡就像一个身体一样,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我,那我们就跳不出这个水泡的框框,心胸就这么小,跟人计较、跟人对立就这么来了。假如把这个水泡打破,水泡在哪里?就整个大海。把这个身是我,我执放下了,才能回归本性,才能回归自己本来面目。自己的本性本来是什么样子?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哪有不能容的人事物?所以我们这个道理真明白了,哪有放不下自私自利的,就是这个自私自利让我们跳不出这些习气,让我们能力不能恢复。恢复了,有如来智慧德相,我们现在不只没有这些能力,每天被这些烦恼给困住,这叫冤枉。不明理之后,过的日子就是这么不自在。道理上明白了,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,要以心包太虚的心量去处世待人,这样才没枉费佛陀这些大智者给我们讲了这个真相。 摘自《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》 蔡礼旭老师主讲,第40集 2010/11/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