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佛教佛陀教育网 > > 护持正法 >
圆满放生:鸟类放生的特点与操作(3.2.2)
发表时间:2019-12-23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0

圆满放生:鸟类放生的特点与操作(3.2.2)





  《圆 满 放 生》

  请先阅读上篇“慎重放生鸟类”部分。

  3.2.2 鸟类放生的特点与操作

  鸟类的放生具有一些特点。我们只有按照鸟类的特点科学的操作,才能取得放生活动的完满成功。

  (1)环境选择具有临时性

  除了陆禽类鸟,通常鸟类都具有迁徙转移能力极强的特点。越是大型的鸟类,这种能力就越强。但由于被放生的鸟类,经过长时间笼养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,尤其是躲避伤害的能力大大下降。各地常有在公路边放生鸟被来往汽车碾死的报道。这充分说明放生鸟类要选择有利其避开各种伤害因素的必要性。

  放生鸟类时所选择的地点并不会是它们最终的落户之处。我们是为其选择一个这样的小环境。在这个环境里,它们能够暂时安全的休息并恢复其适应能力。具体要求是:

  ①能暂时避开人类和其它攻击性动物的惊扰;

  ②能较便利的觅食、饮水、避敌和栖息;

  ③便于迁移到其它区域。

  通常,放生鸟类适合寻找野外、山麓等天然旷野之处,附近有茂密的林木,有河流湖泊等水源,这样保证初回大自然的鸟类能够有饮水和便于栖息和避敌。

  在便于迁移到其它区域的考量中,值得注意的是水禽、陆禽和攀禽。水禽向往的区域是水域或湿地。放生时应首先选择湖边、河边、湿地等水面辽阔之处。其中涉禽主要选择沼泽和湿地这样浅水区域放生。陆禽和攀禽的迁移能力相对较弱,应尽量直接放生到它们喜好的森林或能较好满足其便于栖息、觅食、避敌的环境,或者尽量靠近符合这样条件的区域。

  随着被放生鸟类的活动,它们会很快转移到它们认为更加适合生活的区域。对季节性迁徙鸟类更是如此。因此,总的来说,放生鸟类时对环境的选择主要是从大处选择即可。即选择一个大的区域,在这个区域包含了适合鸟类觅食、饮水、筑巢、避敌等条件。小环境只着重满足暂时的需求。

  (2)对象受伤多

  除非放生对象是来自熟悉的饲养者,在市场上购得的鸟类常常是被粘网等各种捕鸟工具抓来的。很多被网捕的鸟儿翅膀都已受伤,有的是被猎人强行从网上撕下时弄伤的,甚至还有猎人将其翅膀剪去一截,以防它们逃走。因此,在放生鸟类之前应该仔细地检查它们的伤情。

  对于伤势严重的鸟类不适合立刻放生,应该暂养治疗后再放生。

  对于伤势较轻的鸟类,确认其具备飞行的能力,可以放生,但在暂养和放生过程中应该更加小心照顾。

  对于那些部分或完全丧失飞行能力的鸟类,比如被猎人剪了翅膀的鸟类,只有考虑暂养,或者寻找没有天敌的,生存条件较好的环境放生。

  (3)对象易窒息

  鸟类极易窒息死亡,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之时,更要加倍注意。

  一是被放生鸟类的暂养运输密度不要大,很多鸟挤在一起,容易引起伤害,同时在大多数季节里,其体温不宜散去,容易因高热和窒息而死亡。

  二是要保证暂养和运输过程中鸟笼的阴凉通风。

  三是装鸟的器具须透气性好、空间宽大、便于抓附、内无钩挂。装鸟的器具底部要便于抓附很重要。如果器具底部不便抓附,在运输途中,鸟会在里面甩来甩去而受到伤害。因此不能用纸箱、木箱、塑料箱等工具暂养和运输,而应该使用合适的笼具。另外,也不能用塑料袋和网兜装鸟。这样,里面的鸟会被挤在一起,造成其高热和窒息死亡。

  四是放生猛禽笼具要牢固,隔离性好。

  (4)家养影响大

  在放生中似乎遇到家养鸟类的概率较高,而且有时并不易识别某鸟到底是家养还是野生。还有更多的情况是,本是野生鸟被较长时间的笼养,已丧失了很多的野性。

  我们在选择放生动物时,要慎重的对待家养动物。这一点对于放生鸟类显得尤其突出。家养的鸟类,比如市场出售的八哥、鹦鹉等,它们被长时间豢养在鸟笼里面。有的从其出生就一直在笼中生活。这样的鸟类几乎完全不具备野外的生存能力。贸然将其放生只会令其陷入绝境。它们有的已完全适应了依附人类的生存方式,而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。对于这样的鸟,继续小心地饲养也许是最佳的选择。如果决定要放生,预先一定要进行野外生存适应的训练。

  (5)对象宜选择

  鸟类的活动范围大,这使得放生者在放生时有可能接触到较多种类的鸟类。而且,在商品经济条件下,市场上也存在大量来自外地的各种鸟类。为了使鸟在放生后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,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,应该优先选择本地生鸟类放生。

  对于一些迁徙性的候鸟尽量不要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放生,以免它们难以适应温差环境死亡。

  如果遇到明显不能适应当时当地气候条件,不救必死的情况,可以考虑先救下寻找合适的地方暂养,待到气候适应的时候再行放生。

  对于家养的鸟,一般不宜选来放生。

  (6)对象有迁徙性

  按照鸟的迁徙性,可将鸟分为留鸟和候鸟。有资料显示,具有迁徙性的候鸟可能占到鸟种类的一半以上。

  鸟类的迁徙行为很复杂,非专业人士难以掌握。但对于放生而言,了解部分相关知识是有益的。

  在南半球,候鸟迁徙的大致规律是冬季将至时总体向南迁徙,大地回暖时又总体向北迁徙。相对而言,南方是候鸟的繁殖地,北方这是候鸟的避暑地。

  其实,鸟类是恒温动物,它们对于气温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,绝大多数的鸟类可以在-10~36℃气温下健康生活。促使鸟类迁徙的其实主要是食物的季节性变化。因此如从救度性命的角度看,一般情况下,只要不在极端气温下放生,并不用太担心被放生鸟类对气候的适应性。当然,在北方一般应该避开寒冷的冬季放生不熟悉的鸟类。冬季时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里,放生候鸟几乎等于杀生,这其中即包含气温的因素,也包含了冬季食物缺乏的因素。

  面对种类繁多的候鸟,包括放生朋友可能遇到的非本地留鸟,在晚春,夏季和秋季,气温在-10~36℃季节里,只要没有观察到鸟表现有不适应的现象,一般应该可以大胆放生。而在冬季和早春,气候寒冷时,如遇不熟悉的非本地鸟类,一般应暂时先人工喂养一段时间,等待气候转暖后再到野外放生。

  (7)宜白天放生

  除了猫头鹰等夜行鸟类外,其他多数鸟类不具有夜视能力,如放生比较多的斑鸠等都不具备在夜间行动的能力。这些鸟类的习性通常是在天黑之前投林栖息。如果放得太晚,它们在黑夜里会辨不清方向,在瞎飞误撞中很容易受到伤害。有经验的放生者发现,在夜间放生鸟类,很多鸟会选择长时间呆在原地。这样很容易被其他野兽吃掉。

  对于少数夜行鸟类,如猫头鹰、鸮、鸱鸺、夜鹰等。它们具有在夜间行动的能力,可以在夜间放生。

  (8)要注意影响

  经验表明,放生鸟类死亡率相对较高。针对鸟类的特点,在放生时要加倍地小心呵护与科学安排。但实际活动中要完全避免被放生的鸟死亡的确十分困难,实属不得已。

  为了避免放生死亡的负面社会影响,一是切忌大批量集中放生;二是除了零星放生外,尽量避免在公园等人员多的地方放生;三是及时返回放生地观察,及时清理埋葬死亡的鸟;四是要增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,在放生中更加认真的操作,尽力减少死亡。

  (9)一般鸟与猛禽、野兽分开放

  有经验的放生者在放生鸟类中发现,被放生的鸟出笼后通常都会在附近树上或地上歇脚。如果同时放生的动物有猛禽或野兽很容易把它们擒住,就地啄食!

  (10)最适合采用依法放生方式

  关于依法放生方式,本书在“第四章 依法放生”有专门介绍。

  放生鸟类最适合采用依法放生的方式。这是因为:

  ①鸟类放生最容易助长逐利者捕猎。媒体关于放生催生黑色产业链报道中,很多是关于鸟类的。若是采用一般金钱交易解救的方式,很容易被逐利者利用,造成更多鸟类收到伤害的负面效果。因此,解救放生鸟类应该尽力避免采用金钱交易的方式。

  ②国家对于鸟类有强大力度的法律保护。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,很多鸟类都在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或者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规定保护的范围之内。在有的地区,按照地方性法规的规定,甚至完全禁止捕猎任何鸟类。很多猎鸟者乐于捕猎的鸟类都属于受到法律规定保护的种类。

  ③社会人士具有强大的爱鸟情结。人们普遍痛恨捕鸟,乐于支持打击捕鸟和以此逐利的行为。客观上具有一定避免采用金钱交易方式解救鸟类的社会条件。

  (11)过渡放生法

  为了提高鸟类放生的成功率,减少在放生的过程中和放生后鸟类的死亡,同时也为了减少社会人士对放生鸟类的误解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过渡放生法放生鸟类。该法先是为被放生的鸟类提供一个过渡的生存环境。

  选择一处面积较大,没有人员干扰的院落。最好院落能靠近树林和水源。在院落里提供食物和饮水,将鸟笼在院中打开后人员离开。被放生的鸟类可以选择离开、暂时停留在院中,或者再次返回。通常,健康的鸟类会较迅速地飞离。有病伤的鸟行动相对缓慢,部分会选择在院中逗留。参与放生护生的人员每天观察并为它们提供食物和饮水,尽量避免惊扰,直至全部离开。对于死亡的鸟,则择处掩埋,并念佛超度。

  下篇介绍不同鸟类的放生。

  (待 续)



 
上一篇:贩卖淫药,果报难逃
下一篇:能七日瘦身的瑜伽秘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