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按】“教章”,为一宗教理的总纲,行人依奉的规范;其于法门之重要,如同一国之宪法。 《净土宗教章》,慧净法师拟定,为净土宗历经一千几百余年发展,及至现代的总结论、总宣言;总十八条,一宗要素,总摄无余;法门纲格,一目了然。 净土宗为佛教最大的宗派,自其成立,以迄于今,以横吞万派之势,总收总纳诸宗诸法门,一致向往西方极乐,一句阿弥陀佛成为整个佛教的代表。种种因缘的历史演 进,一方面形成了“诸宗汇归净土”的格局,另一方面造成“净土隐失自宗”的缺憾。诸宗皆倡净土,然而诸宗都以他们本有的理论解释净土;人人求生西方,然而 人人也都按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求生。净土一宗的本来立场殊少明了,弥陀誓愿所规定的往生行法遂遭曲解。佛力硬认自力,易行翻成难行,致使信心动摇,往生不 定。 为此之故,慧净法师十几年来大力弘扬以净土宗之大成者——善导大师为代表的纯正净土宗理念,复总摄相承经释之义理,加以系统归纳整理,撰此简明扼要之《净土宗教章》,显明法门纲基,指导行人心行,诚为修学、了解净土宗思想之最便捷导引。 一、宗名净土宗(简称「净宗」) 二、本尊南无阿弥陀佛 三、根源第十八愿(总摄四十八愿) 四、宗旨四句偈语: 信受弥陀救度,专称弥陀佛名,愿生弥陀净土,广度十方众生。 五、特色四句法语 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;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。 六、宗祖善导大师(净土宗之大成者) 七、相承龙树菩萨、天亲菩萨、昙鸾大师、道绰大师、善导大师 八、经论正依经典: (一)《佛说无量寿经 》二卷 曹魏 康僧铠 译 (二)《佛说观无量寿经 》一卷 刘宋 僵良耶舍 译 (三)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一卷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相承论释: (一) 龙树菩萨《易行品》一卷 《十二礼 》一卷 (二) 天亲菩萨《往生论 》一卷 (三) 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二卷 《赞阿弥陀佛偈 》一卷 (四) 道绰大师《安乐集 》二卷 (五) 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四卷 《观念法门 》一卷 《法事赞》二卷 《往生礼赞》一卷 《般舟赞》一卷 九、本典净土三经: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。 十、宗典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 十一、教判净土宗立「圣道」、「净土」二门,判释一代佛教。 圣道门:于娑婆得道,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,凡夫难修难证;如陆道步行,苦。 净土门:于极乐得道,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,凡夫易修易行;如水道乘船,乐。 十二、行判净土门之中,宗祖有「要弘二门判」与「正杂二行判」,如下表: 要弘二门判 正杂二行判 十三、 摄机上摄等觉菩萨,下摄逆谤阐提。 不论男女老少、僧俗善恶、平生、临终、中阴身、三恶道;九法界中,所有一切圣凡善恶,悉皆包含,无一遗漏。无一人不能学,无一人不能行,无一人不能生。 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万人修万人去。 十四、 利益现当二益 十五、 宗风一真谛(往生之道): (一)一向专称--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,一向专称,弥陀佛名。 (二)三不疑杂--不怀疑,不间断,不夹杂(不杂余佛,不杂余行)。 (三)守愚无诤--专崇本宗,不讥他宗;法门高下,不相诤论;唯守愚念佛。 (四)六不六化--不尚体验而平凡化,不好玄奇而平实化,不求高深而平常化,不纯学术而信仰化,不涉艰涩而浅易化,不落繁琐而普及化。 (五)恪守传承--著作讲演,必依传承,绝不妄自,越格发挥。他宗他流,言论若异,敬而不依,坚持本流。 (六)亲近同门--亲近同门,切磋法义;若非同门,不亲不近,防退失故。 十六、 宗风二俗谛(处世之道): (一)对弥陀恭敬信顺,对他人恩慈体贴,对自己谦卑柔和。 (二)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;奉公守法,为世良民。 (三)自觉愚恶,过于他人;毫无资格,计较他人。不说是非,不听是非,不传是非,不较是非。不求人过,不举人罪,不揭人私,不争人我。不背因果,不蓄恨意,不怀虚假,不行谄曲。 (四)六亲眷属,敬爱和睦;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。和颜爱语,下心含笑;慈念众生,加厚于人。奉行谦敬,不起骄慢;常怀惭愧,仰谢佛恩。 (五)给人安心,给人欢喜,给人希望,给人利益。凡事真心,凡事爱心,凡事感恩,凡事恭敬。 (六)学佛大悲心--弥陀如何为我,我便如何为人。 十七、 宗歌(宗祖四十八字愿成释) 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,称我名号,下至十声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;彼佛今现,在世成佛,当知本誓,重愿不虚,众生称念,必得往生。 十八、 宗徽莲花地球(请见〈净土宗宗徽之含义〉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