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是有标准的,只有对一切众生平等无别,并像对独生爱子般毫无保留,才称得上大慈大悲。 慈善的本质就是慈悲大爱。只有出于慈悲心的善行,才是名副其实的慈善。如果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去捐献,算是慈善吗?如果只是迫于压力去助人,算是慈善吗?从严格意义上说,只要不是出于爱心和慈悲,仅仅是一种捐献或助人的善行,是不能称为慈善的。 在东西方的宗教和哲学中,普遍将慈悲大爱视为人类的重要德行,并以此作为践行慈善的重要心理基础。中国儒家强调仁,所谓“仁者爱人,仁者无敌”。它所推崇的慈善,是立足于仁爱精神的善行。我们最熟悉的,有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等古训。西方基督教提倡博爱,即爱人如己,认为这是神的德行,也是每个基督徒应该奉行的。这个“人”不仅包括亲人,也包括陌生人,甚至仇人。所以,基督教是立足于博爱来建立慈善行为。但这种博爱对人类和动物是有分别的,对教徒和异教徒也是有分别的。上帝爱他的信徒,却对异教徒充满敌意;上帝爱他的子民,却把很多动物作为人类的食物。所以这种博爱还是相对的,在平等和广泛两方面,达不到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。 那么,大慈大悲究竟有多大?就是要超越一切国家、种族、文化、宗教的界限,甚至超越人类和动物的界限。它的对象是所有众生,包括人类,也包括飞鸟走兽、蚍蜉蝼蚁。而且这种慈悲是有标准的,只有对一切众生平等无别,并像对待独生爱子般毫无保留,才称得上大慈大悲。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慈悲的,或是在慈悲程度上有所区别,就说明慈悲的修行尚未圆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