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DDHIST APPROACHES TO PSYCHOTHERAPY:
ROOTED IN A POSITIVE PARADIGM
作者:卡罗琳?布雷泽
Caroline Brazier
“佛教与人类繁荣
论坛”演讲笔记,切斯特大学,2013年6月
作者介绍:
卡罗琳?布雷泽是塔里基“以他人为中心疗法”培训课程的负责人,著有六部关于佛教和心理疗法的著作。她游历各国,从事培训活动的教学及指导,并参与了英国医院牧师成长的培训工作。
自两千五百年前诞生起,佛教就关注对心理状态的研究。在过去几十年中,这种关注不仅始终影响着西方的心理治疗法,也随着内观等疗法的日益普及而愈加引人注目。因此,是时候以原始佛教教义为背景,重新审视佛教对现代心理疗法的贡献。在本次演讲中,我将探究正念等方法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。它们都表明,无益的心理现象产生于对忧虑和恐惧的反应,并受到存在的不确定性所驱使。因此佛教为心理学引入了一种方法,该方法不仅不回避心智的阴暗面,反而在直接面对上述情绪时,将其置于对本自具足的正面潜力的更广泛认知中。这种积极向上的哲学加固了治疗模型的基础,它接纳与未知的关系,认识到只有放下预设的框架,我们才能真正活在当下。
佛教心理学——源于“存在”的问题
佛陀的旅程可被看做是对人类生存苦难的深入研究。这始于他与人生四苦的不期而遇,其中的老苦、病苦和死苦促使他踏上了灵性之旅,并演进为其现量证悟后所宣说的四圣谛。
佛陀彻悟的体验产生于与恐惧的正面交锋。从《中部》 之四《怖骇经》的经文中,我们读到佛陀如何在证道前有意识地练习直面恐惧,以及这种修持如何引致了证悟。
在《怖骇经》中,佛陀描述了他刻意面对那些原始恐惧的经历。在心绪受到扰乱的时刻,他的冥想训练经验提升了自身安住当下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,克服恐惧使他得以彻底觉悟、平静和安住,而这些曾一直与他保持着距离。“我发动精进而不怠惰,正念确立而不散乱,身得轻安而不激动,心得定而寂静也。”(《怖骇经》)直面生命中最可怕的事帮助佛陀破除了迷惑,得见事物本初的模样,而不会再被维系自我世界的心智怪圈所扭曲。那些颠倒妄想的过程基本都与防卫有关,恐惧一旦被克服,也就不再需要它们。佛陀现在“以夜为夜而思之,以昼为昼而思之”(《怖骇经》),不再经过经验框架的过滤。魔——从恐惧中产生的死怖停滞,被击败了。
该经在接下来的章节中,探讨了由不退缩、不逃离地体验这些强有力的原始感受而获得的精神性成果。在经文的后半部分,我们发现了一段佛陀对证悟体验的描述。看上去,正是坚定无畏地面对不确定性导致了如是的突破。经中描绘了佛陀灵性之旅达至顶点的那个重要之夜。作为一段被再三引述的灵性教科书,该描述可在众多不同的佛经中以颇为相似的形式被读到,因而会略感程式化。它叙述了在那晚的三次观照中,佛陀眼前展开的幻象体验。经历过这一切后,佛陀大彻大悟,他对真理的领悟后被归纳为四圣谛和
缘起的教法。
解读佛教心理学时,面对最原始恐惧的过程与证悟过程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。它确证了苦难的意义,苦,是灵性成长的驱动力。据此描述,似乎是通过彻底避免逃避的倾向,我们才得以突破贪执的最后余烬,并由此获得灵性的圆满。换句话说,当我们真实地体验苦谛,而非通过三种层次的执取——通过沉溺享乐、构建自我身份感,或者醉生梦死、自我毁灭等方式去逃离痛苦时,我们才能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在这个世界重生,并为精神的终极追求而生活。这种体悟被尊奉于佛教关键教义之四圣谛中。
《怖骇经》描述了已遣除其他一切障碍,并制伏了妄想,走在这样一条证悟之路上的佛陀,依然经历过恐惧。他依靠自力获得了一切,但感到生存受到威胁时,仍会被自身本能的动物性反应所影响。正是通过直面最基本的恐惧,他最终达至灵性的终极境界。终极的真相即是他无需惧怕世界,也无需忌惮其他。他能让自己与这一切交流,如实地看待它们。
完全克服恐惧之后,佛陀将他的森林住所从一个可怖之处,变为了令心灵富足的不竭之源。藉由亲身体验所得的慧见,他成为伟大的导师,至今激励着如此众多的追随者。恐惧一经征服,寓居森林的经历便成为了自利利他的福祉。经由转化恐惧,他开启了自身的某种生命力,也发现了能令未来世中遵循其教导的众生获得解脱的精神真谛。他在《怖骇经》结尾处阐明了这一点:通过观待两个无法抗拒的理由——见到自身悦意地安住当下,并对未来众生生起悲愍心——我因而独居森林与荒蛮之处。(《草丛中的橡子》(Acorns Among the Grass)第12章,布雷泽?C,2011年。)
正念,基于体验的灵性探索
正念治疗练习日益普及,参照佛经
检查正念练习的初衷,向我们揭示出一点:除了强调无判断的觉知,这种修持本身也包含着对缘起和无常这样的佛教基础认知的觉察。在《四念住经》中,该教法被阐述为四个层面的觉知。
我们去拜读《四念住经》时,会一目了然到这部经是对禅修实践的阐释,不止于此,它意在指出一条明路,使有经验的实修者能够到达灵性之旅的最终阶段,且可从世间的羁绊中获得彻底解脱。这种主张将正念觉知作为断念之路的终极表现,而当前心理治疗中的正念练习则是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平静、幸福和放松,如何协调这二者,就成了问题。作为运用这套方法的世间治疗师和训练员,我们应该如何既坚持原始教法的真正精神,又同时满足当今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呢?
尽管这问题富有挑战性,但由于它强调了方法的力量,因而认识正念修持的范围和初衷亦有助于我们的工作。无论如何,都欢迎从灵性维度上对正念做出解释,而不是刻意回避它。对正念这个术语的任何阐释,也都需要考虑它与
宗教的联系。
“Smriti”一词是梵文的正念(巴利文:Sati ),字面意指“忆念”。对此意译一直有着多种解读。在最简单的层面,该义可表示修行者应该在心中时刻忆持这种修行。另一方面,它可能更要求修行者去忆念修行的初衷。正念相当于专注,这种专注旨在获得更高的灵性自由。因此正念训练可被看作将生命的更高目标牢记于心。对佛教的修行者而言,这意味着仔细思维证悟的目标,或是佛陀其人。在世间层面,对精神目标的觉知仍不失为一剂良药。例如12步课程,就以其长期的成功经验,将对关系的关注提升到一种更“高能”状态。或许少有争议的是,承认很多地区医疗服务中存在精神护理需求,并为此提供资源,都证明了灵性在促进心智健康上的地位。
《四念住经》包括四个章节。第一章讲述观身念住,第二章观受念住(vedana),第三章观心念住(citta),第四章观法念住(dhammas)。现今推出的大多数正念训练来源于第一章。这并不是毫无缘故,因为四章之间可被看作递进式关系,它们共同表现为对无为体验本质的深刻洞察,其中每一个都可被看做下一个的基石。因此,按照第一章中所述提升身体在当下的觉性,为后续章节中阐发的内容——反应(受)、身心(心),以及灵性真理的基本构成(法)提供了更进一步探索的基础。
然而四个章节所呈现的递进关系也提醒我们,就目标而言,对当下意识的探索只是向灵性实相探索迈出的简单一步。实际上,仔细研读经文便会发现,正如佛教传统中的解读,即便是第一章中对身体觉知的唤醒,也将被修行者用来辨明一切有为法的本质,而非单纯作为放松和享受体验之用。
同样,我们也不能将应用于日常环境的正念练习,与对灵性真理的追寻割裂开来。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佛教修行即包括层层地减少西方心理学所说的习惯力量。仅仅带着觉知去处理日常事物,避免执取习惯心态所引起的纷扰,日常的平庸就会被转化,并且,在达到极致时,会被灵性之眼新颖、敏锐地精确感知。领会了这一点,或许不会改变正念教学的计划和执行,但可能激励治疗师和小组负责人分享除日常反应之外的更多内容。有时,着手正念练习的人会体验到一种意识的转变,这种转变仅能被称之为灵性层面。但若充分尊重该体验,它就能够得到转化。[见《正念之根》(Roots of Mindfulness),布雷泽?C,《欧洲心理治疗与咨询杂志》(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& Counselling ),2013年。http://www.tandfonline.com/eprint/Gv9sgufjxSgiF8Qz4n8M/full#.Ucic3vm1Edg]
回避与执取:构建基于执著的身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
佛陀所证悟的,基本是关于人们如何导致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烦恼和心理停滞。这种停滞被人格化为魔,代表了死亡或痴的角色。痴也被称做无明,字面意思为不能领悟或愚昧。
我们的回避模式就是这种倾向的产物,它用感官享乐使我们从恐慌中抽离。面对威胁时,我们通常会用基于感官的体验来分散对畏惧之事的注意力。又因每次重复都埋下更多业力的种子,即造作行为在心智中的残留,致使这种散乱的模式变得根深蒂固。
当对境反复出现,业种趋于成熟,引导我们以相似的行为做出反应。一旦曾经做过,便会如是为之。每当面临困难,就可能去选择类似的“跟着感觉走”。这些可以像一瓶酒或情不自禁的性行为那样粗野,但也可以成为知觉的微妙变奏。人们往往透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来看待世界,转而又强化自己的观点和偏见。
总而言之,在世界观和诸多惯性反应之上,感官的追逐造就了身份的认同感。我们即是我们之所感。在佛教思想中,同一性在感知、反应和动机的循环基础上被建立。它是我们知道人终有一死和寿命无常之后的一种防御,也是一种观念的局限(无明)和对熟识事物的执取。
由此看来,常人以一种局限的方式生活着。绝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都是找到“足够好”的方式一天一天过着日子,使自己能回避真正的人生课题,能在过多的压力和痛苦面前获得麻醉。这种不理想的运作方式持续运行,直至我们遇到某种危机。危机往往分两种:要么是直接的,基于与种种烦恼的对决;要么是间接的,基于渴求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,而精神试图对感官经验进行自我治疗。[《以他人为中心疗法:一篇关于心理疗法阈值的文章》(Other-Centred Therapy: A spiritual approach article for Thresholds),布雷泽?C,《英国辅导与心理治疗协会精神部》杂志(BACP Spiritual Section),2012年秋。]
正念为依托:超越心理定势之举
佛教心理学使我们了知,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执取模式,其形式或表现为贪婪型的攫取,或表现为嗔恨型的厌恶,或兼而有之。虽然产生过程复杂且因人而异,但此类反应模式均产生于存在性恐惧。由此可见,心理健康是在相信生命具有其圆满意义的能力中产生的。所以我们说佛教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积极观点:即使困难出现,即使我们在无常和改变的伤害面前终究脆弱,但人生仍可以建立在某种值得信任的东西之上。认识到这一点,就会带来《怖骇经》中所说的解脱。卡尔?罗杰斯的信徒、日本心理学家西光义敞(Gisho Saiko)详尽阐述了一种咨询关系理论,提出了
信仰是治疗性变化得以产生的基本条件。
西光用一张有两个交叠三角形的示意图来说明其理论。两个三角形分别代表咨询师和客户,他们彼此相对。一条横线贯穿示意图,将其分为有意识地参与谈话(上)和无意识的沟通(下)两部分。这使两个三角形上半部分被分割,下半部分相互交叠。重叠区域在横线下方,代表着治疗期间共享的心灵空间。
你会注意到,图表上部代表咨询师和客户的两个三角形大小一致,这象征着人与人的相会。在某些咨询模型中,代表咨询师的三角形或许更大、更有力,而西光则强调咨询关系中双方的平等。这是一种面对面的相遇。在他的论文《基于佛法的以人为本的日本疗法》(A Dharma-based Person-centred Approach in Japan) 中,西光把这种“治疗师——来访者”的关系与马丁?布伯(Martin Buber)描述的“我——你”关系相对比。尊重和开放的交流是这种关系的特色。
示意图的下部代表着治疗关系中看不见的基石。在模型的这个部分里,人际互动的世俗世界建立在无形的联系之上。它根源于无限、超验和永恒。人类世界存在于灵性的背景之中,灵性背景亦渗透于人际互动的深处。无形且通常不被承认的是,日复一日的存在与塑造我们人生的更大力量无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。
在咨询关系伊始,咨询师就了知这些力量。基于对改变进程的信心,以及对支持着生命的灵性之善的觉知,她或他成为了信念的持守者。所以说,横线以下的事实代表了信念,咨询师的三角形是以实线画出,因为咨询师了知精神之源。起初,横线下面来访者的三角是以虚线画出的,这是由于来访者十有八九对此一无所知。
对西光而言,其咨询师的信念基础来自对阿弥陀佛的信仰,对其宗教传承的专注,但他也能在非佛教或世俗环境中以更易懂的词汇介绍自己的理论。而对于其他背景的咨询师,我们可以认为,他们在以各自相应的灵性语言勾勒精神之源。“阿弥陀”意指无量,你也许喜欢理解为无限。以对生命的无限性、对更宏大图景的信心作为我们修持的基础,就能将一种平静和实用性带入医师的工作,亦能帮助来访者找到相似的基石。
西光的模型假定了一个普遍可得的精神之源。他相信我们处于一种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中——它为所有人而存在,却不一定能被认出。咨询师与来访者一参与进治疗关系,便进入了相同的精神支持的领域,只是来访者意识不到这一点。但随着该关系的继续,来访者对精神之源逐渐产生信任,并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咨询师的信念。当关系持续发展,来访者会对咨询师所描绘的能量源真正地产生信心。
西光义敞的模型简单而有说服力。无论我们能否共享他的精神性细节,认识到咨询师为咨询关系领入的关键元素是“信念”都非常重要。一个社会所持有的价值观对该社会的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力,它又如何无可避免地支撑着我们的咨询工作,已是有目共睹。因此,探索我们自己的价值观,彻底检验我们正把何种信念传递给我们的来访者,都是富有意义的。[布雷泽?C,《以他人为中心疗法》(Other-Centred Therapy),“O-Books”出版社,2009年。]
【注释】:
1.《中部》为《巴利文大藏经》中经藏的组成部分,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。对应的北传佛教经典为《中阿含经》,依据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,《怖骇经》位于北传《增壹阿含经》中(第2部第665卷)。
2. 《怖骇经》原文:“我实观二义故,而为闲林之静居,僻陬之独居。即:见自现法乐住及慈愍后人也。”
3. 卡尔?罗杰斯(Carl Rogers),1902~1987,美国心理学家。
4.此论文发表于200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八届“国际以人为本疗法论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