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久以来,寻寻觅觅于心灵皈依处,佛法浩瀚如海,而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。蓦然回首时,灯火阑珊处,大善知识慈眉含悲俯视娑婆世界苦难的众生。行步如风,颀长的身影,净凉的姿态,徐徐穿涉人间,清凉穿涉人间。 因为了解,所以你不会排斥对方,你会接受对方,就算是杀人的人,正在吃安非他命的人,你都会同情他,知道对方为什么今天会这样,你就不会排斥,这就是爱的最基础。 佛教的‘谛观'又叫做‘真实观',谛观就是了解真相,最好的谛观是四圣谛观,就是将生命的真相看清楚。 谛,就是对真理、真相的了解,观,就是内心里彻底的了解,是真正的观照。 谛观,就是我们每天在念的‘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...........',是爱和理解的基本修行。 学佛的人必须冷静去分析,你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活着的目的是要做什么?这样你才能看到别人内心的最深处,看到他的佛性,再不好的人一定有他最好的那一面。所以,你要培养慈悲的能力,就必须有智慧的了解。 佛教所谓的慈悲的力量,是来自于圆满的智慧,所以你必须谛观,理解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了解。 第三、真正的爱是包括责任感。这点最重要。做母亲的人看到孩子躺在加护病房快要死了,心里万分着急,这时绝对不会再去做一些无聊的事,因为没有时间。你想今天你是母亲,地球有六十亿的人,你有六十亿的孩子,你看你会有多急。这里的孩子大家都在忙钱、感情、吃、睡觉、色、毒,好像得到癌症一样,你急不急啊?当然急啊!也因为有这种的责任感,你才会发大心。 但是责任感来自于不排斥对方,他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。释迦牟尼佛他对众生有责任感,每一个人都是他心里的最爱。而要如何表现出这种责任感?就是要接纳他的本来面目,不论是他的好或不好,只愿他离苦得乐,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,所以要培养这种对众生平等关怀的责任感。 所以,真正的爱,是一种过程、一种付出、一种奉献、一种服务,这里面没有批评、不接纳或怨恨。对方如何对不起我们,我们只是更同情他;对方对我们好时,我们要更爱他、更关怀他。 第四、在真爱中只有长久的承诺,我要爱你,我要帮你,我要照顾你,我要原谅你,我要包容你,我要你快乐,我要为快乐而努力,而且永远不变。 我们今天修菩萨道,最高的希望是证得不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很多人解释为不退转求成佛,我认为应解释为不退转爱众生,因为爱众生才要成佛,这是一种长久的承诺。所以下面这句话:‘我要爱你,我要帮助你,我要照顾你,我要原谅你,我要宽恕、包容你,我要让你快乐,我要为了使你快乐而努力,而且永远不变。' 这句话最重要。不可以说,我只要做三年做五年,你如果怎样,我就要和你了断。 所以,我现在和很多人在一起推动佛教关怀众生的各项事业,大家问我参与者需要什么条件?我说基本的条件就是打恐不退转。不管是如何被诬赖、被怀疑、被毁谤,就是不退,这就是唯一的能力。不然能力高的人,要人捧,并有相对的条件,就无法做得长久。 所以,纵使你今天看到蟑螂,也要说我要爱你、我要帮你、我宽容你、我原谅你;孩子现在在吸毒,你还是要爱他帮他;你先生现在在外面有女人,你也是要这么做,为自己加持,告诉自己不能退。 第五、婚姻组成了一个两个人的僧团,可以让双方修行爱,使另一半如花般绽放,快乐成真。快乐,并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事,一天里应该至少要修行微笑几次,为的不只是你自己,也是为另一半。也应该为自己、为另一半修行行禅,我们与无数人、无数众生息息相关。我们的每一步、每一个微笑,都会在周围的人身上起作用。 小乘根器的人,将正念当做是知道一切变化无常无我,不要执着。小乘根器的人,智慧比较小。大乘根器的正念,是我和众生合为一体,‘勿忘世上苦人多',随时保持这种的正念情操,就是修行。 为了要得到快乐,为了要保持正念慈悲心,在生活当中必须培养快乐和爱的能力,必须去种福田。所以修行不能离开日常的生活,例如你今天去借住这间房子一天,离开时要合掌,感谢房子、感谢电灯、感谢自来水,感谢煮饭的人,感谢任何一个人。 私爱为大爱,扩展小爱为无私的大爱。简单来说,你要对你的太太、先生说:藉着我和你住在一起,我要学习去爱所有的人,去爱所有的众生;我可以爱你,就可以爱这个世间所有的人、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真正的修行、真爱的讯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