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(卷第三)
发表时间:2019-12-07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0

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

(卷第三)

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

明古杭云栖寺古德演义

民国华藏莲社净空会本

佛说阿弥经疏钞演义会本卷第三

三天乐雨华四 初天乐。二金地。三雨华。四总结

初天乐

【经】又舍利弗。彼佛国土。常作天乐。

【疏】上叙宝池。此谈金地之上。华乐交辉也。天乐者。异世乐故。常作者。无间歇故。

【演】华乐交辉。华。有天花树花。乐。有天作自作。

【钞】异世乐者。大本云。第一四天王天。及诸天人。百千香华。百千音乐。以供养佛。及诸菩萨声闻之众。于是第二忉利天王。欲界诸天。以至第七梵天。一切诸天。香华音乐。转相倍胜。又云。亦有自然万种伎乐。无非法音。清畅哀亮。微妙和雅。一切音声。所不能及。观经云。无量诸天。作天伎乐。又有乐器悬处虚空。如天宝幢。不鼓自鸣。以是天人所作之乐。非人间所有。故云异世乐也。

【演】初引大本。是诸天所作。次引。是虚空自作。三引观经。双具天作自作。以是下。结归异世乐也。

清畅。是不涩。哀亮。是不滞。微妙。是不粗。和雅。是不俗。

【钞】无间歇者。世乐须人。有作有辍。天乐自鸣。故云常作也。今人念佛。临终之日。天乐迎空。正唯净土常作天乐故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万德和融。是天乐义。

【演】乐可以养人之性情。而荡涤其邪秽。消融其渣滓。是有和融之义。

【钞】自性如实空。则不立一尘。如实不空。则交罗万德。

【演】如实空。如实不空。即起信心真如门。空如来藏。不空如来藏。如。谓真如。实。谓实相。如实空者。谓此真如实相之中。空无妄染。非谓如实自空。此则如实之空也。不空有二义。一异妄无体故。二具足无漏性功德故。

【钞】调和而克谐不悖。融液而一味无乖。

【演】调和而克谐不悖者。舜典云。八音克谐。无相夺伦。今兹万德亦然。常乐我净。不悖真实识知。遍照法界。不悖清凉不变。不离。不断。不异。不思议。即克谐不悖也。融液而一味无乖者。清浊高下。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。今兹万德亦然。虽实有此诸功德义。而无差别之相。等同一味。唯一真如也。

【钞】忍进相与低昂。则埙呜篪奏。

【演】忍进相与低昂者。忍进。六度之二也。忍者。恶骂捶打。皆悉能忍。犹如大地。犹如桥梁。任一切践踏。而不起一念。故曰低。进者。晓夜忘疲。精进不懈。犹如一人与万人敌。勇猛直前。故曰昂。言相与者。正忍辱时。正精进。愈精进时。愈忍辱也。 埙鸣篪奏者。埙。土为之。篪。竹为之。二器互相唱和。诗云。伯氏吹埙。仲氏吹篪。今此忍进。低昂互造。如埙篪之互为高下也。

【钞】止观双成定慧。则玉振金声。

【演】止观双成定慧者。止观是因。定慧是果。止者。止其散。止之既久。则成定。观者。观其昏。观之既久。则成慧。曰双成者。因中止观双修。果上定慧不二。玉振金声者。金。钟也。声。宣也。八音未作。则先击镈钟。以宣其声。玉。磬也。振。收也。俟其既阕。后击特磬。以收其韵。今兹禅定。如彼玉振。今兹观慧。如彼金声。迭相始终也。

【钞】慈悲。则哀矣不伤。喜舍。则乐而不泆。

【演】慈悲喜舍。四无量心也。慈者。与众生乐。悲者。拔众生苦。喜者。喜众生离苦

得乐也。舍者。一法不著。万缘皆舍也。哀而不伤乐而不泆者。诗人言文王未得后妃。则寤寐反侧以求之。是哀其所当哀。不害于和也。既得后妃。则琴瑟钟鼓以乐之。是乐其所当乐。不失其正也。今兹慈悲。乃无缘之慈悲。非爱见之慈悲。喜舍。乃性德之喜舍。非情识之喜舍。何伤何泆。

【钞】如斯天乐。非唯不鼓。兼复无声。羽寂宫沈。响天震地。

【演】非唯不鼓兼复无声者。观经云。如天宝幢。不鼓自鸣。今乃非唯不鼓自鸣。兼复无声可听。自性之乐。非五眼能窥。二听所闻故。

羽寂宫沈响天震地者。宫羽。五音之二。虽五音沉寂。吼动乾坤。古云。沉沉寂寂绝施为。触著无端吼似雷。是也。

二金地

【经】黄金为地。

【疏】此蹑前起后。谓极乐世界。上则乐作于天。下则金严其地。而居此黄金地上。不独耳闻天乐。亦且眼见天华也。黄金者。谓琉璃地上。间以黄金。然亦众宝无定。

【钞】间以黄金者。如观经云。见琉璃地。内外映彻。下有金刚七宝金幢。擎琉璃地。其幢八棱。百宝所成。一一宝珠放千光明。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。映琉璃地。如亿千日。琉璃地上。以黄金绳。杂厕间错。界以七宝。分齐分明。据此。则地本琉璃。而黄金者。又地面之庄严也。大本云。彼刹自然七宝。体性温柔。相间为地。或纯一宝。光色晃耀。超越十方。恢廓旷荡。不可穷尽。地皆平正。无有须弥及诸山海坑坎井谷幽暗之所。据此。则亦可专以黄金为地。良繇彼国广大。非止一隅。黄金琉璃。且以一宝二宝言之。众宝为之。当亦无尽。

【演】下有金刚等。是明地下庄严。琉璃地上等。是明地上庄严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真如平等。是金地义。

【钞】真如。则无杂无秽。无变无迁。历万劫而常新。平等。则不增不减。不高不下。为千圣所共履。

【演】无杂无秽。是真义。无变无迁。是如义。万劫常新。是金义。不增不减。是平义。不高不下。是等义。千圣共履。是地义。

【钞】毗舍如来。谓当平心地。则世界平。如舍利弗。心有高下。乃见丘陵坑坎是也。是故人人行处是黄金。何待如来以足指按地。

【演】毗舍下。是引证。楞严云。持地菩萨。于普光佛时。为比丘。平填道路。至毗舍如来时。因国大王。设斋延佛。尔时菩萨。平地待佛。佛摩顶云。当平心地。则世界地。一切皆平。

维摩云。舍利弗言。我见土石诸山。秽恶充满。螺髻梵王言。仁者心有高下。不依佛慧。故见此土为不净耳。于是佛以足指按地。即时大千世界珍宝严饰。

三雨华三 初天雨妙华。二持以供佛。三供已自适

初天雨妙华

【经】昼夜六时。雨天曼陀罗华。

【疏】言此黄金地上。常雨天华也。彼无须弥日月。而言六时者。以华鸟为候也。卢山莲漏。盖仿此意。

【钞】此土日月旋环。违须弥而分昼夜。如赡部正当须弥之南。昼则始东洲半。经乎南洲。终西州半。夜则始西洲半。经乎北洲。终东洲半。配十二支。六时成昼。六时成夜。为一日也。

【演】昼则始东洲半六句。言日之旋环也。古云。南赡部洲日当午。北俱卢洲打三鼓。

东胜神州日将晡。西牛货洲开门户。是也。

【钞】彼国既无须弥。又无日月。常明不昏。昼夜无辨。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。华合鸟栖而为夜也。然日月有无。诸本不同。汉译云。日月处空。吴译仍汉。王氏复云处空而不运转。曹魏不言有无。元魏及宋。直云无有。若和会之。当是日月虽存。以佛及圣众。光明掩映。与无同耳。而以理揆之。无者为正。何者。忉利而上。尚不假日月为明。何况极乐。或汉译日月上。缺无有二字。未可知也。高明更详之。莲漏者。远祖于卢山。集众念佛。刻木为莲。具十二叶。引流泉入池。每度一时。水激一叶。昼夜六时。禅诵不辍。与会诸贤。往生甚众。今人六时净业。本于远祖。远祖本此。

【疏】曼陀罗。天华名也。此云适意。又云白华。天雨者。赞叹道德。如空生帝释事。

【钞】白华者。天华多种。如曼殊沙。则云赤华。今止白华。文省便也。亦可西方属金。取自业义。适意者。天华妙好。适悦人意也。大本云。一切诸天。皆赉天上百千华香。来供彼佛。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是也。赞叹者。世人行善。诸天欢喜。何况彼国。如来菩萨贤圣上善之所集会。赞叹雨华。理固应尔。

【演】世人行善诸天欢喜者。以人修戒善。则天多眷属。天喜眷属。故生喜也。又诸天皆好善。人修善。则上合天心。故喜也。

【钞】如空生帝释者。须菩提宴坐。帝释散华。须菩提问。空中散华。当是何人。答曰。我乃天帝。以尊者善说般若故。是知净土往生之众。一心不乱。则诸念不生。万法空寂。即是善说般若。感动诸天。又何疑哉。

【疏】又华有二种。一者天华。二者树华。今是天华。以天摄树故。

【钞】天华者。从天而下。义如前释。树华者。大本云。四方自然风起。出五百音声。吹诸树华。华生异香。随风四散。散诸菩萨声闻大众。华堕地者。积厚四寸。极目明丽。芳香无比。及至小萎。自然乱风吹去。是彼土亦雨树华。故曰以天摄树。

【演】及至小萎乱风吹去者。法华云。香风吹萎花。更雨新好者。是也。或难曰。极乐所有花木。皆七宝成。不以春生。不以秋瘁。今乃萎者。何也。答。此有二义。一者随顺此方故。二者是表法故。以花表菩萨之因行。稍有懈怠。如花之小萎。则鼓以般若之风。去其懈怠。重加精进。如吹去萎花更雨新好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开觉。是华义。

【演】自性开觉是华义者。以圆觉之心。如花开。明照十方刹故。佛地论云。如大梦觉。如莲华开。是也。

【钞】自性在迷。如华尚蕊。自性忽悟。如华正开。又妙色焕烂。不绘而成。妙香馥郁。不行而至。华雨自空。不种而生。不采而下。自性神灵通达。亦复如是。

【演】如花尚蕊者。迷则一无所觉故。如花正开者。悟则万法朗然故。

神灵通达。亦复如是者。以十法界依正色心。循业发现。无主持者。无造作者。无分析者。皆自性任运。不思议之无作妙用如是也。

二持以供佛

【经】其土众生。常以清旦。各以衣祴。盛众妙华。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即以食时。还到本国。

【演】前经文云。过十万亿佛土。今经文亦云。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则知十万亿者。是表数之极多。犹华严之以十表无尽也。

【疏】此言天所雨华。众生持取供佛也。众生者。除佛而言也。清旦者。六时之一也。衣械者。盛华之器也。供毕还国。犹在食时。以神足故。

【演】众生持取供佛。亦可约理。如华严。以万行因花。庄严一乘妙果。以众生属因。佛属果故。

【钞】除佛者。唯佛一人。独称大觉。菩萨而下。以至往生彼国初心凡夫。皆名众生也。以生佛相对故。六时之一者。清旦。于昼时为最先。以旦供佛。表至敬也。又旦是夜气清明之际。清旦供佛。取心净也。彼国众生。虽昼夜一心。固无清浊。而未登佛地。犹有无明。触事涉缘。不无少动。亦以平旦号清明心。亦可随顺此方言清旦也。常者。日日恒然。不疲厌故。各者。人人皆然。无勤惰故。盛华器者。真谛谓衣械为外国盛华之器。或言衣襟。亦以襟盛华也。他方。自本国而他方也。不言本国者。文省也。十万亿佛。一佛一大千土。言广远也。食时者。晨斋时也。清旦至于晨斋。为时至少。以至少时。供至多佛。明其速也。如大本言。诸大菩萨。承佛威神。一食之顷。遍至十方无量世界。供养诸佛。华香伎乐。衣盖幢旛。无数供具。若欲献华。则于空中化成华盖。周四十里。乃至六百八百里。各随大小。停于空中。势皆下向。以成供养。复以妙音。歌叹佛德。听受经法。既供养已。忽然轻举。还到本国。犹为未食之前。据此。则有种种诸供养具。又化华成盖。又供毕听法。今止言以华供养。皆文省也。神足者。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我刹中人。皆得神足。如一念顷。过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。又愿云。即得宿命。又云天眼。又云天耳。又云他心。则生彼国者。六通自在。不止飞行。今不言者。亦文省也。

【疏】按此神足。住位。行位菩萨所有。如华严中说。

【钞】华严经云。八住菩萨。一刹那顷。游行无数世界。又十行颂云。佛刹无边无有数。无量诸佛在其中。菩萨于彼悉现前。亲近供养生尊重。则今之神足。岂易及哉。问。此于三种意生身。当属何等。答。楞伽三种。分属声闻菩萨大圣。则生彼国者。随其所修。各有所证。如九品例。

【演】三种意生身者。一入三昧乐意生身。属声闻。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。属菩萨。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。属佛。谓之意生者。喻如意去。速疾无碍也。

入三昧乐者。谓从三昧中。发起神通之用。觉法自性者。觉诸法自性。从此自性发起妙用。即名意生身。种类者。十法界依正色心。俱在我一念心中显现。本无迁流之行。亦无有为之作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自严。是盛华供养义。自性自遍。是十万亿佛义。自性自空。是食时还义。自性自住。是本国义。

【演】佛真法身。犹若虚空。孰受供养。故自性自严。是盛花供养义。法身无为。不堕诸数。何云十万亿。故自性自遍。是十万亿义。心体不动。本绝去来。何云时还。故自性自空。是食时还义。心体遍周。本无对待。何云本国。故自性自住。是本国义。

【钞】自严者。心本具含万德。还以万德严心。德无所德。严无所严。是真供养。思益经云。谁能供养佛。通达无生者。宝雨经云。如理思惟。即是供养如来。是也。

【演】心本具含万德还以万德严心者。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。遍照法界义。真实识知义。常乐我净义等。即以所含之万德。严我能含之一心。德无所德严无所严者。以对恒沙烦恼。显恒沙性德。自性之烦恼本空。德从何立。则德无所德。既以即心之德。严此即德之心。全心即德。则严无所严。心德两忘。能所不立。一念不生。是真供养也。谁能供养佛通达无生者。佛者。觉也。觉体无生。不达无生。何处觅佛。故唯寂灭现前。乃能同佛慈力。不然。以生灭心。著相觅佛。随逐妄缘。非真供养故。

如理思惟。即是供养如来者。金刚经云。如来者。即诸法如义。不思真如之义。不能供养如来故。真如非有。不以有思。真如非无。不以无思。真如非亦有亦无。不以双亦思。真如非非有非无。不以双非思。离四句。绝百非思。思至无思。思尽还源。方名亲供养如来也。

【钞】自遍者。以心遍一切处。即是一一承事。无空过者。故维摩经言。无前无后。一时供养。

【演】无前无后一时供养者。维摩经善德长者言。忆念我昔。自于父舍。设大施会。供养一切。期满七日。维摩诘来入会中。谓我言。长者子。夫大施会。不当如汝所设。当为法施之会。何用财施会为。我言居士。何为法施之会。诘言。法施会者。无前无后。一时供养。释曰。夫以方会人。不可以一息期。以财济物。不可以一时周。是以会通无隅者。弥纶而不漏。法泽冥被者。不易时而同覆。故能即无疆为一会。而道无不润也。

【钞】自空者。心体本空。空无来往。是故以食时还。聊对此方跋涉耳。实则不越刹那。还国已竟。

【演】心体本空者。以心无形相。十方求之。终不可得故。空无来往者。毕竟空中。无形无住。无处无著。不动不起故。

【钞】自住者。心源湛寂。常住不迁。是当人故乡田地。安身立命处。金刚经还至本处。即此经还到本国也。此之谓务本。

【演】心源湛寂常住不迁者。心源。谓染心之源。即性净也。又粗相之源。即生相也。此在佛地。方了其源。若法身大士。觉未至源。犹有生相。动彼静心。业识起灭。故不云常住。至生相都尽。无明风止。性海浪歇。湛然常住也。然此是约生灭门说。若约真如门。则从本以来。离诸名相。无有变异。不可破坏。湛然常住也。

金刚本处。即此经本国者。如起信言本觉。楞严言本心。梵网言本源。圆觉言本际。皆指自性而言也。本处本国。何独不然。此之谓务本者。论语谓。君子务本。然彼以孝悌为本。未真务本也。必也了万法之非真。达本源之一致。荡生灭之妄计。会常住之真心。返本还源。为真务本也。

三供已自适

【经】饭食经行。

【疏】承上食时。故次言食。经行者。循环不断义。返已而食。食已而行。彷徉自适也。

【钞】饭食者。大本云。诸往生者。其饭食时。银钵金钵。种种宝钵。随意现前。百味饮食。充满其中。酸碱甘淡。各如所愿。不余不缺。不以美故。过量而食。食已自消。而无遗滓。或见色闻香。意以为食。自然饱适。无所味著。身心轻利。食毕化去。时至复现。循环者。如经贯纬。络绎连繇。往来无已也。食已而行。一以调身。使无凝滞。一

以调心。使不放逸也。彷徉者。优游自得意。世人食已。非奔走尘务。则增长睡眠。彼国饭食经行。解脱之风。逍遥之状。可想见也。

【疏】唯言饭食。不及衣等。唯言经行。不及坐等。亦文省故。

【钞】衣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我刹中人。所欲衣服。随念即至。不假裁缝捣染浣濯。又复有无量上妙衣服。宝冠环钏。耳珰璎珞。华鬘带锁。诸宝庄严。百千妙色。自然在身。又云。复有无量如意妙香。涂香末香。其香普熏彼佛国界。故不言衣。以食摄衣。及一切资生之具故。不及坐者。教开四种三昧。一曰常行。二曰常坐。三曰半行半坐。四曰非行非坐。就此文中。则唯第一。然二部中。皆言往生者。坐莲华中。般舟三昧则复言立。当知以行摄坐。及四威仪故。

【演】教开四种三昧。一曰常行者。出般舟。三昧经。亦名佛立三昧。成时。见十方佛在空中立。以九十日为一期。二曰常坐者。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。亦名一行三昧。唯专念法界故也。亦以九十日为一期。三曰半行半坐者。出法华方等二经。法华三七日为一期。方等不限时节。四非行非坐者。亦名随自意。意起即观故也。方法出请观音等诸大乘经。通于四仪。及诸作务。公私忽遽。亦不碍修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常定。是饭食义。自性常慧。是经行义。

【演】自性常定者。那伽常在定。无有不定时。又云。心地无散自性定。自性常慧者。一切众生。皆具如来智慧德相。又云。心地无痴自性慧。

【钞】禅悦为食。故定有食义。智能运转。故慧有行义。如论颂云。爱乐佛法味。禅三昧为食。又佛地论。净土中诸佛菩萨。能说能受大乘法味。又正体智受真如味。能住持身命。使不断坏。长养万法。故名为食。

【演】禅悦为食定有食义者。禅定资神。轻安适悦故。智能运转慧有行义者。智体无住。运用活泼故。

如论之论。是往生论。如论颂云下。是引证。食有六段。行有一段。诸佛菩萨能说能受者。非诸佛不能说。以具四无碍辩。得大无畏故。非菩萨不能受。以最极利根。堪能担荷故。

又正体智受真如味者。正体智。即根本智。亦名如理智。此智能证真如。如空合空。似水投水。理智一如。长无断绝。从体起用。长养万法。如食之能持色身长养万事也。

【钞】又阿含唯识等。说出世五食。一禅悦。二愿。三念。四解脱。五法喜。谓禅定资神。轻安适悦。即为食义。愿力持法。法身增长。即为食义。念力明记。圣道现前。即为食义。解脱除障。居然资益。即为食义。法喜内充。极喜乐故。即为食义。今止言定者。举一兼四。禅定之中。无不摄故。

【演】禅定资神下。次第释前五食。 食有资悦义。今禅定持心。远离粗重。悦体舒神。即为食义。食有增长义。今愿力坚强。执持正法。法身增长。即为食义。食能成办诸事。今念力能明记不忘。成办圣道。即为食义。食能解除饥渴。今解脱能断除三障。资益法身。即为食义。食能畅悦身心。今法喜能得大欢喜。饱满充足。即为食义。

【钞】维摩经云。未发大乘意。食此食者。至发意乃消。已发意者。得无生忍已乃消。得忍者。至一生补处乃消。华严具足优婆夷云。一生所系菩萨。食我食者。皆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。皆自性真如无尽之理而为食也。

【演】未发大乘意。是未入正定聚众生。修行信心者。已发意。是信成就发心以后三贤菩萨。得忍者。是证发心十地菩萨。一生补处。即等觉是。食此食者。皆抟真如之理以为食也。问。既曰真如之理为食。而真如一味平等。无增无减。万古不磨。而文中深浅阶位。屡食屡消者。何也。答。真如虽曰一味。万古不磨。而乃随智浅深。以下位未证上位理时。则一心缘此理境。名食此食。已证此理时。则此理化为乌有。名曰乃消。如人未至庐山。则有庐山可缘。已至庐山。则庐山化为乌有。故曰不见庐山真面目。只因身在此山中也。

【钞】经行者。持世经云。如来行处。是无行处。无行处者。真慧也。故知拈匙放箸。口口不离。举足动身。步步踏著。何得埋头吃饭。空过一生。玩水观山。徒劳万里。

【演】如来行处是无行处者。行者。心行乎境也。凡夫行有。二乘行空。大乘菩萨行中道。如来则有处全空。非行有也。空处全有。不行空也。中道即二边。不行中也。离四句行。绝百非行。威音那畔行。法身向上行。不可行处行也。故知下。结劝。

四总结

【经】舍利弗。极乐国土。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
【疏】结上天乐天华等。种种庄严。皆本佛愿行功德所成就也。

【钞】愿者。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自地以上。皆无量杂宝。百千种香。而共合成。又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十方无央数世界。诸天人民。闻我名号。然灯散华。又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刹中菩萨。以香华等种种供具。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。一食之顷。即可遍至。又愿云。我作佛时。我刹中人。欲食之时。宝钵之中。百味饮食。化现在前。食已自去。今来成佛。一一所愿。皆悉成就。行者。如大本云。法藏比丘既发愿已。天雨妙华。而散其上。又云。或为比丘。或为天王。或为轮王。或为大臣。恒往佛所。承事供养。又云。手中常出衣服饮食。幢旛宝盖。一切音乐。今来成佛。如上天乐天华等报。自合成就。

四化禽风树三 初化禽演法。二风树渲法。三钵结二严。

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。二释无恶道。

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言。二获益。

初宣音

【经】复次舍利弗。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。白鹤。孔雀。鹦鹉。舍利。迦陵频伽。共命之鸟。是诸众鸟。昼夜六时。出和雅音。其音演畅五根。五力。七菩提分。八圣道分。如是等法。

【疏】上言诸天献瑞。此言禽树成音。又上言供养之胜。今言闻法之胜也。种种言非一。奇妙言异常。杂色言美观。白鹤等者。多种中举一二也。白鹤。孔雀。鹦鹉。常见可知。舍利解见前文。迦陵频伽。此云妙音。共命。一云命命。如是种种。悉皆奇妙。非凡鸟比。

【钞】奇妙者。形殊众鸟名奇。音能说法名妙。白鹤者。此土鹤有四种。玄黄苍白。以白为胜。然鹤虽白。自无纯白。非真白鹤也。孔雀。鹦鹉。皆此土所贵。故独举也。频伽。此云妙音。未出壳时。已有音声超众鸟故。正法念处经云。此鸟音声。若人若天。紧那罗等。无能及者。唯除如来。故云妙音。共命。亦云命命。亦云生生。梵语耆婆耆婆迦。二首一身。报同识异。谓是释迦调达宿因。又雪山有二头鸟。一曰迦娄嗏。一曰优波迦娄嗏。是也。仿佛如二头之蛇。九头之鸟。千头之鱼。今刻绘作人身二首。恐非也。

【演】释迦调达宿因者。释迦佛与调达。往昔为共命鸟。一为调达者睡。一为释迦者醒。醒者因取香果而食。香气芬然。睡者觉而恶曰。何瞒我而食也。吾当以毒果害之。遂食毒果。二命俱丧。

【钞】上文数鸟。四通震旦。二局西干。在此土者。已称珍异。若在彼国。形体色音。转更奇妙。今姑取名同。而实则异。例如栏网行树等。皆以宝成。非人世所有也。举一二者。多不悉陈。如观经中有凫雁及鸳鸯等。今以少摄多。亦文省也。

【疏】然此土诸鸟。唯鹦鹉解作人言。而亦仅称学语。彼国则昼夜出音。且和且雅。为能演畅根力觉道一切道品。非漫鸣也。

【钞】仅称学语者。谓但依人语。未能知义。礼记曰。鹦鹉能言。不离飞鸟。猩猩能言。不离禽兽。则人道未通。何况佛法。鹦鹉且然。余可知矣。和雅者。和与暴对。如鸱鸦等。是名暴音。雅与俗对。如莺鹂等。是名俗音。优柔平中。无有粗厉。能令听者躁心自释。是名和音。正大谨严。无有邪靡。能令听者欲心自平。是名雅音。由之瑟尚缺于和。郑之声大背于雅。鸟兼二美。是黄钟大吕所不及也。

【演】黄钟。是阳六律之首。大吕。是阴六律之首。

【钞】演者。张而广之。义无尽故。畅者。敷而达之。意无滞故。如是演畅根力觉道。三十有七诸道品也。道品者。以是入道之品类故。

【疏】然此三十七品。属小乘法。实通大乘。随其心行。如诸经论中说。

【钞】通大乘者。瑜伽四十四云。大乘菩提分。乃有多种。三十七品。是其中别义。通于大小。智论云。三十七品。无所不摄。即无量道品。亦在其中。净名云。道品是道场。又云道品是法身因。摄大乘云。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。涅槃云。若人能观八正道。即见佛性。名得醍醐。皆约大说。

【演】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种者。涅槃云。三十七品。为涅槃因。非大涅槃因。无量阿僧祇道品。为大涅槃因故。

三十七品无所不摄者。以法虽同。由心成异故。如一四谛。有无量相而皆摄在四谛之中。道品亦然。但心行大小不同。而成异故。道场者。得道之处。即是道场。道品是法身因者。净名云。佛身者。即法身也。从无量功德生。乃至从三十七道品生等。道品是宝炬陀罗尼者。宝炬。谓德炬。能烁破一切无明黑暗。故名宝炬。摄一切法。名陀罗尼。若人能观八正道者。涅槃云。善男子。众生佛性。不异诸佛。若有能修八圣道者。当知是人则得明见。善男子。雪山有草。名曰忍辱。牛若食者。即成醍醐。众生佛性。亦复如是。

【钞】随心行者。如涅槃云。智有二种。一者中智。二者上智。观诸阴苦。是名中智。分别诸阴有无量相。非声闻缘觉所知。是名上智。则知道品是一。观智大小。固无定也。

【演】智有二种。智字。是三十七品中之一分。分别诸阴有无量相者。有凡夫五阴。三乘五阴。诸佛五阴。凡夫五阴。分段生死也。三乘五阴。变易生死也。诸佛五阴。即真常之体。故曰因灭是色。获得常色。受想行识。亦复如是。又复分别诸阴。有无量相。即是别教观无量四谛。而亦可通圆人。如星罗十门。月满三观。得一空三昧。即得无量空三昧等。

【疏】五根者。一信。二进。三念。四定。五慧。能生圣道。故名为根。又如俱舍。具三义故。

【演】一信二进。是十一善心所摄。三念四定五慧。是五别境心所所摄。

【钞】根有二义。一者能持义。持其所已得。而自分不失也。二者生后义。生其所未得。而胜进上求也。

【演】持其所已得者。如草木有根。则已得之枝叶花果持而不失。行人具足五根。则已得功德。亦持而不失也。生其所未得者。未生之枝叶花果。渐渐能生。行人具足五根。则未生功德。亦渐渐能生也。然始入佛法。即有信心。未有定慧。不得名根。今由前三科。则信不可拔。故得成根。下四亦然。

【钞】言信根者。谓于谛理深忍乐欲。是名信根。此一为总。余四承上。进根者。既信此理。勤求不息。是名为进。念根者。既求此理。念兹在玆。明记不忘。是名为念。定根者。既念此理。系缘一境。相应不散。是名为定。慧根者。既定心在道。复正观分明。决择是非。是名为慧。

【演】谛理。即真俗中。以通大小乘故。

信等五法各有体用。信者。于实德能。深忍乐欲。心净为性。对治不信。乐善为业。进者。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。对治懈怠。满善为业。念者。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。定依为业。定者。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。智依为业。慧者。于所观境拣择为性。断疑为业。

【钞】能生圣道者。以此五法。调治其心。譬如阴阳和适。一切种子皆得发生故。俱舍三义者。俱舍论明最胜自在光显为根。最胜者。根体胜故。自在者。根用胜故。光显者。体用双彰故。于中开二十二根。有信等五根故。

【演】俱舍三义。即上文二义。最胜者。即上持其所已得。而自分不失也。自在者。即上生其所未得。而胜进上求也。光显体用双彰者。即上即体起用。即用显体也。二十二根者。信。进。念。定。慧。忧。喜。苦。乐。舍。眼。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。共十六根。男根。女根。未知欲知根。已知根。具知根。命根。

【疏】五力者。即前五根增长。具有大力。故名为力。

【钞】力有二义。一者不为他伏。二者又能伏他。如瑜伽论。此五力者。能

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。生深胜解。难制伏故。又具大威势。摧伏一切诸魔军故。

【演】如瑜伽下。引证力有二义。后之所证出世法者。即觉支正道。住行向地等法。难制伏。是不为邪外所伏。此是证不为他伏也。下二句。是证又能伏他。一切诸魔。即四魔八魔等。

【钞】信力者。深信谛理。转更增长。能遮疑惑。不为动摇。能拒邪外。不为迷乱。能破烦恼。不为侵害故。一总余承。如上根例。

【演】深信谛理转更增长者。前虽具信根。若未有力。则疑惑能摇。邪外能乱。烦恼能侵。今既有力。则疑不能摇。以有信狮子。能制疑兕故。邪外不能乱。以有信珠。能清邪浊故。烦恼不能侵。以有信日。能破烦恼霜故。

【钞】进力者。进根增长。能破身心种种懈怠。成办出世种种事业故。

【演】进根增长者。前虽有进根。若未有力。则无始来不修三学六度。种种懈怠种子。犹能发生。堕出世种种事业。今得进力。则精进猛将。能伏懈怠魔军。成办三学六度诸事业故。

【钞】念力者。念根增长。能破邪念。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。

【演】念根增长者。前虽有念根。若未有力。则世间五欲六尘邪念犹未尽除。出世之三宝施戒等正念。犹未成就。今得念力之铠。虽入五欲阵中。不为所损。能破种种邪念魔军故。

【钞】定力者。定根增长。能破一切诸杂乱想。发起事理诸禅定故。

【演】定根增长者。前虽有定根。系缘一境。若未有力。则微细杂念。犹未得除。四禅八定。九次第定。十六特胜等。事理诸禅。犹未发起。今既得力。则定能澄清乱想之垢。能现诸禅之珠故。又不明谛理。但得世间禅。名曰事禅。深明谛理。得出世间禅。及出世上上禅。名曰理禅。又小乘缘空直入。乃至圆人直心正念真如名曰理禅。小乘带事兼修。乃至圆人从行托事附法。三种观法。皆事理兼修。名事理禅。种种不一。故云诸也。

【钞】慧力者。慧根增长。能破一切邪外等见。能断一切偏小等执故。

【演】慧根增长者。前虽具慧根。止观分明。决择是非。若未有力。则九十五种邪外之见。偏乘小教权理之执。犹或现前。今既有力。则慧剑当空。一切邪外偏小之丝。无不尽断故。

【疏】七菩提分者。即七觉支。亦繇前根力。得此慧用。谓一念。二择法。三精进。四喜。五猗。六定。七舍。一云。一择法。二精进。三喜。四除。五舍。六定。七念。今依后释。

【演】七觉自体。即择法等。此之为用。为断见道诸邪见故。

【钞】觉支者。觉即菩提。支即是分。谓分分随宜而用也。繇前者。瑜伽云。诸已证入正位者。如实觉慧。用此为支。故知根力既固。后须觉慧。合宜则用。依后释者。以天台所释。意明显故。又华严疏。亦以择法为自体。余分为分故。

【演】分分随宜而用者。谓应用择法。则用择法。应用精进。则用精进。随其所宜。无差谬也。

诸已证入正位者。正位。即正性。以由前根力。能破一切见执。不堕断常。觉法正性。正性者。即四谛如实性。即用此如实觉慧。以为支分。合宜则用也。即四谛如实性者。性即苦为逼迫性。集为招感性等。如实。即是生灭。无生。无量。无作。此四各称当教之理。名曰如实。

【钞】一择法者。观诸法时。善能觉了。拣别真伪故。

【演】观诸法时善能觉了拣别真伪者。四圣谛理为真。外道邪谛为伪。此二差别。在毫厘间。今观法时。善能觉了。不以伪为真。以真为伪故。

【钞】二精进者。修道法时。善能觉了。不谬行于无益苦行故。

【演】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者。以择法后。次即修道。故云修道法时。然外道久受勤苦。精进修行。不成圣果者。以不达真性。惟用妄识修行。名曰精进。实同懈怠。今须觉了是正是邪。勿行外道之谬行故。

【钞】三喜者。心得法喜时。善能觉了。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。

【演】得法喜时善能觉了等者。以既修道法。必得法喜。然果见真性。乃称法喜。若乃认奴作郎。将彼鱼目。当我明珠。则为大错。故得法喜时。善须觉了。勿堕颠倒之法生喜故。

【钞】四除者。除诸见烦恼时。善能觉了断绝虚伪。不损真正善根故。

【演】除诸见烦恼时善须觉了等者。既得法喜。即断诸见烦恼。然贪等昏烦之法。体是虚伪。故须断除。若信等五根。及发宿世善根。乃出世真正善根。若亦断除。错谬非小。故须觉了真伪。勿错谬故。

【钞】五舍者。舍所见念著之境时。善能觉了取舍虚伪。永不追忆故。

【演】舍所见念著等者。既以除诸见烦恼。则名舍所见境舍所念著境时。然舍。乃对取而言。取既虚伪。舍岂得真。并舍亦舍。弗令追忆故。

【钞】六定者。发诸禅定时。善能觉了诸禅虚假。不生见爱故。

【演】发诸禅定等者。既舍所见之境。则能发诸禅定。然禅悦资神。能生爱著。故须觉了禅定虚伪。以定。对动而有。动既是妄。定岂是真。勿生耽乐故。

【钞】七念者。修出世道时。善能觉了。常使定慧均平。若心沉没。当念用择进喜三支。察而起之。若心浮动。当念用除舍定三支。摄而伏之。念念调和。使中适故。

【演】修出世道时等者。既得禅定。乃修出世之道。则有二病。定胜慧。则沈。慧胜定。则浮。必须定慧均平。乃证寂照不二。故用前六支。或起或伏。俱调和中适。勿堕二病。故此觉支之用。能断三界见惑。以为其果也。

【疏】八圣道者。亦名八正道。繇前择法。故入正道。谓一正见。二正思惟。三正语。四正业。五正命。六正精进。七正念。八正定。

【演】八正道者。由前七支择法。乃断见惑。即入圣道。圣者。证也。故亦名正。八圣自体。即正见等。此之为用。为断修道诸烦恼故。

【钞】一正见者。杂集云。若觉支时。所得真觉。以慧安立。谛理分明。无有错谬故。

【演】一正见者。若修觉支。所得真觉。以智安立。我所得者。与修多罗合耶。不与修多罗合耶。必令谛理分明。无有错谬故。

【钞】二正思惟者。见此理时。无漏心相应。思惟筹量。为令增长入涅槃故。。演二正思惟者。虽见此理。与无漏智相应。然理性虽明。未能究竟。今则从根本智。起后得智。重虑缘真。扩充增长。入涅槃故。

【钞】三正语者。不惟心无邪思。以无漏智。摄口四业。住四善语故。

【演】三正语者。初见道人。尚多习气。身三口四。未免现起。故以无漏智。摄口四业。不起妄言。绮语。两舌。恶口。之业。令住真实。正直。柔软。和合。之四善语故。

【钞】四正业者。以无漏智。除身三种一切邪业。住清净身业故。

【演】四正业者。不惟口无妄言。以无漏智。除身杀盗淫等三种身业。所谓非惟不杀不盗不淫。并杀盗淫机。亦复断尽。身业清净故。

【钞】五正命者。以无漏智。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。

【演】五正命者。不惟身业清净。以无漏智。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食。令住正命故。

五种邪者。一。为利养诈现奇特相。属身业。二。为利养自说功德。三。占相吉凶。四。高声现威。令人畏敬。此三属口业。五。说得供养。以动人心。此属意业。

【钞】六正精进者。以无漏智。应勤行精进。趋涅槃道故。

【演】六正精进者。前既三业清净。又除三业中种种邪命。则三业精纯。乃堪进道。故念念精勤。趣涅槃道故。

【钞】七正念者。以无漏智。于应念正道法。及助道法。心不动失故。

【演】七正念者。前既三业精勤。一心进道。故恐于正止正观之正道。根力觉支之助道。心有动失则忘失正念。今则以无漏智。于正于助。明记不忘。不令动失故。

【钞】八正定者。以无漏智相应。正住于理。决定不移故。皆言正者。以不依偏邪名正。能至涅槃名道。

【演】八正定者。既正念不失。复以无住之真智。住于无相之真理。决定不移故。以上约权乘释。

【钞】若华严离世间品。则八正俱菩萨道。正见者。远离一切诸邪见故。正思惟者。舍妄分别心。随顺一切智故。乃至正定者。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。于一三昧中。出入诸三昧故。释云。据此文证。岂不深玄。以例推之。七觉根力三十七品。皆随众生因地所修。机见不同。证大证小。各有所得。

【演】华严下。约大乘也。

远离一切诸邪见者。不唯外道之见。乃至偏乘小教一切见病。悉皆远离故。舍妄分别心。随顺一切智者。不唯分别六尘为妄。乃至分别真俗。及与离二边之中。皆妄分别。舍此分别。随顺一切种智故。

乃至者。超略之词。若具引者。正语。则常行正语。离语四过顺圣言故。正业。则恒修正业。教化众生。令调伏故。正命。则安住正命。头陀知足。威仪审正。随顺菩提。行四圣种。一切过失。皆远离故。正精进。则勤修一切菩萨苦行。入佛十力无挂碍故。正念。则心常正念。悉能忆持一切言音。除灭世间散动心故。于一三昧入诸三昧者。如二十五王三昧。首楞严百八三昧等。互为出入。无定法故。

【疏】言如是等法者。等四念处。四正勤。四如意足。成三十七品。及等余一切法故。

【钞】三十七品。上惟二十有五。故等以摄之。四念处者。所谓观身不净。观受是苦。观心无常。观法无我。而云念处者。以不净。是观身者所当念处之所也。苦无常等。亦复如是。

【演】观身不净有五。一。种子不净。谓由父母赤白二滴所合成故。二。住处不净。谓在母胎中生藏之下。熟藏之上故。三。自体不净。谓四大所成。设以海水倾洗此身。终无香洁故。四。外相不净。九孔常流。种种秽恶故。五。究竟不净。一息不来。弃捐冢间。如朽败木故。观受是苦者。受者。领纳也。又领纳有三。苦受。乐受。不苦不乐受。观苦受。是苦苦。乐受。是坏苦。不苦不乐受。是行苦。观心无常者。观现在识心。念念迁流。心心不住。转变不一故。

观法无我者。观行想二阴之法。空无主宰故。

身受心法。是所观境。不净苦无常无我。是能观之心。能观之心。体实是慧。以慧观于境。由念得住。与念相邻近。邻近故名念。然必观四者。对治四倒故。谓观身不净。治于净倒。观受是苦。治于乐倒。观心无常。治于常倒。观法无我。治于我倒也。此次第者。从粗至细。以对治故。智论云。此身既尔不净。众生贪著者。以其情尘。生诸受故。计之为乐。谁受此乐。故次观心。念念生灭。后观二阴。皆不自在。破此四倒。行四正行。开实相门。

【钞】四正勤者。解见前文。以生善灭恶。不懈弛故。名之为勤。勤所当勤。合于理故。名正勤也。

【演】四正勤者。四念智火。若得勤风。则无所不烧。故次辩之。此四正勤。精进为体。拣非九十五种相违之勤。故名为正。

【钞】四如意者。亦名四神足。所谓欲如意足。心如意足。勤如意足。慧如意足。良繇念处正勤以来。精进增多。定心稍弱。修此四种定力摄心。则智定均等。能断结使。所愿皆遂。名如意足也。合此七类。则为三十七品。

【演】四如意足者。欲勤心观也。自体即是三摩提。欲勤心观。皆是助伴。欲谓猛利乐欲。勤。谓精进无间。心。即是定。谓专心于境。观。即是慧。

亦名四神足者。神。即神通。足。即是定。瑜伽云。如有足者。能往能还。以腾跃勇健。能得能证世间胜法。出世间殊胜法。说名为神。彼能到此。故名为足。

【钞】婆沙智论。皆以喻显。念处如种子。正勤如栽植。神足如抽芽。五根如生根。五力如茎叶。觉支如开华。圣道如结果。故名道树。余一切法者。如四心六度。无量法门等。

【演】婆沙智论。谓婆沙论。与大智度论。

【疏】问。何不先叙念等。而首举根。答。以重信故。又上三科至此。始有根力故。

【演】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者。念慧二根。即前四念处所成。以四念处。念慧为体故。进根。即前四正勤所成。以四正勤。精进为体故。定根。即前四如意所成。如意。以三摩为自体故。若兼助体。即信进念定慧为体。以四如意足。以欲勤心观。为助伴故。故五根五力。非离前三科别有体也。

【钞】据七类次第。闻法先当念持。次即勤修。勤故摄心调柔。柔故成根。根增成力。乃七觉分别。八道正行。今重信者。此经以信为主。而根力二俱首信。信持余四。是道之元。德之母也。如五位之中。信亦居初。十信之中。信亦居初。十一善法。信亦居初故。

【演】摄心调柔。即四如意足。道之元德之母者。道是佛道。佛道无上。而信为道之元。德谓功德。佛德无量。而信为德之母。五位。谓信住行向地。十信之中信亦居初者。谓十信位。始自初信心。二念心。三精进心。乃至十愿心也。十一善法信亦居初者。信。惭。愧。无贪。乃至第十一不害也。

【钞】上三科者。从念处。正勤。如意。修为至此。方得根力坚固。能使前所得法。无有退失故。又后当得法。毕竟能得。亦繇乎信。故首举也。

演】前所得法。即前三科。此即前文持其所已得。而自分不失也。后当得法。即七觉支八正道。此即前文。生其所未得。而胜进上求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变化。是众鸟义。自性出生一切法门。是根力觉道义。

【钞】下文言彼佛变化所作。今谓妙色雅音。全体是自心显现。何得高推圣

境。又心地含诸种。则五根等。全体是自心培植。何得向外驰求。

【演】妙色雅音全体是自心显现者。以自心即弥陀。弥陀即自心。心佛众生。三无差别。佛变化。即心变化也。又自心色心不二。极乐依正庄严。不离当人一念故。心地含诸种者。六祖传法偈也。偈云。心地含诸种。普雨悉皆萌。顿悟花情已。菩提果自成。全体是自心培植者。心地无疑。即是信。心地无懈。即是进。乃至心地无痴。即是慧等。

【钞】故先德谓信心坚固。湛若虚空。即五根力。觉心不起。即七觉支。直了心性。邪正不干。即八正道。故云海生万物。无物不海。心生万法。无法不心。

【演】先德下。引证。谓根者。非枝叶也。力者。有力用也。若离心别求。是摘叶寻枝。非根本也。是傍他门户。非己力也。故必消归自心。以心万古如如。澄湛广大。五根五力。孰过于是。觉心不起即七觉支者。谓觉者。觉了诸法也。若起心觉境。是向外驰求。是迷昧。非觉了也。故必觉心不起。一念不生。乃真觉支。直了心性即八正道者。谓若正外有邪。正亦成邪。故云若法从待生。是法还成待。必须邪正双忘。方名正道。

二获益

【经】其土众生。闻是音已。皆悉念佛念法念僧。

【演】皆悉念佛念法念僧。疏钞但发明佛法僧。不发明如何念。今就钞中约五教说三宝。则今念法。亦当有五教不同。如小教。即是有门。其念三宝。实有能念所念也。始。即空门。能念所念。一切皆空也。终。即亦有亦无门。念而不念。不念而念也。顿。即非空非有门。能所双寂。无念不念。离念顿显也。圆。即圆融无碍门。一念一切念。一切念一念。一时顿念非隐显。一切圆成无胜劣也。则知念法。深浅不同。随机无定。然约而言之。不出事理二种。事。即念别相三宝。念佛。则常念亲近。求一切智。念法。则常念修行诸波罗蜜。念僧。则常念亲近学如实行也。理。即念同相三宝。觉心不起。常住第一义谛。不为二边所动。是为念佛念法念僧。即天台大师所谓。安心不动。称之为念也。

【疏】闻音无益。则同世音。只取娱乐。今念三宝。正明益也。三宝者。略有三相。一住持相。二别相。三同相。可尊贵故。名之曰宝。

【钞】住持相者。雕铸塑宝。名为佛画。黄卷赤轴。名为法宝。比丘五众。和合无争。名为僧宝。即世间三宝也。

【演】比丘五众者。律中五人以上。同一羯磨。和合无争。如水乳合。名和合众。

【钞】别相者。略有三义。一者三宝自别。二者三宝大小乘别。三者三宝名相各别。括其大意。则常身尊特。示现不同。名为佛宝。教行理果。为门不同。名为法宝。三贤十圣四果四向缘觉独觉。阶位不同。名为僧宝。即出世间三宝也。

【演】三宝大小乘别者。小乘。则丈六应身。四阿含经。四果四向。为三宝。大乘。则圆满报身。大乘方等。三贤十圣。为三宝。

三宝名相各别者。佛有三身四教六即十义等。法有教行理果等。僧有凡夫贤圣等。

【钞】同相者。若约五教。则一者立事就义门。

【演】一立事就义门者。三十二相。丈六金身。事相佛也。立此事相。以就觉义。以释迦苦行成道。说法度人。自觉觉他故名佛宝。四阿含等。不谈实相。唯说苦空。此事相法也。立此事相。以就轨持义。以四谛之法。亦能轨生物解。任持自性故名法宝。剃发染衣。六和无诤。此事相僧也。立此事相。以就和合义。以虽不达实相。与理和合。而在众无争。互相爱敬。六和为侣。如水乳合故名僧宝。乃小教之三宝也。

【钞】二者会事归理门。

【演】二会事归理者。非三十二相之佛为佛。般若经云。若以色见我。以音声求我。是人行邪道。不能见如来。又曰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又曰如来者。即诸法如义。故以如理为佛宝。法者。非以文字为法。经云。有法可说。名为谤法。无法可说。是为说法。所谓无说无闻。是名真说般若。此以如理名法宝。僧者。非以剃发为僧。经云。须陀洹。名为入流。而无所入。乃至阿罗汉。实无有法。名阿罗汉。亦以如理为僧宝。始教之三宝也。

【钞】三者理事融显门。

【演】三理事融显门者。虽云色相不是佛。音声亦复然。又云。亦不离色声。见佛神通力。所谓于法不说断灭相。名曰佛宝。虽曰。文字性空。名字亦离。又不离文字。说解脱相。以文字性空。即实相故。名为法宝。虽云预流非预流。罗汉非罗汉。又不坏僧相。善来比丘。须发自落。即成沙门。名为僧宝。事不碍理。理不碍事。事理无碍。乃终教之三宝也。

【钞】四者绝相理实门。

【演】四绝相理实门者。一念不生。即名佛宝。五法三自性皆空。八识二无我俱遣。所谓无有涅槃佛。无有佛涅槃。若有若无。二悉皆离。乃顿教之三宝也。

【钞】五者融通不碍门。

【演】五融通不碍门者。以前四种。前浅后深。前不摄后。后不摄前。今则举前兼后。举后兼前。拈一茎草即丈六金身。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。普贤身相若虚空。依真而住非国土。一即是多。多即是一。头头涉入。刹刹圆通。乃圆教之三宝也。

【钞】虽前浅后深。而同归一原。括其大意。则性体灵觉。照了诸法。名为佛宝。恒沙性德。皆可轨持。名为法宝。性相不二。冥合无违。名为僧宝。即出世间最上三宝也。

【演】性体灵觉。照了诸法者。佛者觉也。真性之体灵灵不昧。了了常知。普照诸法。而无能所。自性佛也。恒沙性德。皆可轨持者。因翻彼恒沙烦恼。显此恒沙性德。一一皆轨生物解。任持自性。自性法也。性相不二。冥合无违者。灵觉之体。即恒沙性德。恒沙性德。即灵觉之体。二而不二。自性僧也。

【钞】尊贵者。佛两足尊。法离欲尊。僧众中尊。依之修行。则出三界。世间珍重。无与为伍。故名为宝。通书亦云。至尊者道。至贵者德。况三宝道德之极。岂不称宝。

【演】法称离欲尊者。以一切法门。能令众生离诸惑染故。又以从来不与染法相应。不与诸尘作对故。

【疏】闻念三宝。自有四义。一者鸟音之中。赞三宝故。二者说法有方。善入人故。三者昼夜无间。熟耳根故。四者鸟尚解说。激胜心故。

【钞】赞三宝者。虽上根力觉道。种种诸法。为品不同。约而言之。皆三宝摄。演畅此法时。或明含灵本具觉性。众生闻者。得自本心。乃知有佛。或明性具种种诸相。众生闻者。解入深义。乃知有法。或明性相和合不二。众生闻者。事理无碍。乃知有僧。故念三宝。

【演】约而言之。皆三宝摄者。此三十七助道品。通大小乘。即是法宝。此助道法。以正观为体。正观分明。即是佛宝。此助道品以性相为用。性相不二。即是僧宝。故云皆三宝摄。又鸟音之中。或明此三十七品。悉皆真故。悉同如故。是即佛摄。或明此道品。能离念故。能随顺入真如故。即是法摄。或明此道品。事不碍理。理不碍事故。即是僧摄。

或明含灵本具觉性者。世尊成道时。曰奇哉奇哉。一切众生。皆具如来智慧德相。但以妄想执著。而不证得也。

或明性具种种诸相者。台教性具法门。十法界依正色心。性中本自具足。但循业发现。故一一诸相。皆天真之故物。非缘起之新成也。

或明性相和合不二者。古云性起为相。一多缘起之无边。相得性融。千差涉入而无碍。是也。

【钞】善入人者。虽谈妙法。不善为辞。闻则捍格。今惟和雅之音。优柔调适。理义悦心。听者生喜。故念三宝。

【演】不善为辞者。或错杂不伦。或汗漫无饰。或不能反覆抑扬。跌荡顿挫皆是。 捍格者。礼记学记篇。捍格而不胜。注。捍。拒捍也。格。读如冻洛之洛。谓如地之冻。坚强而难入也。

【钞】熟耳根者。虽善说法。一暴十寒。心则懈废。今唯六时相续。习听饫闻。浃髓沦肌。熏陶成性。故念三宝。激胜心者。鸟能说法。人胡不如。惭耻一生。精进自发。故念三宝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真心一体。是佛法僧义。

【钞】如上同相所陈。则知唯一真心。更无别体。心体本自觉照。即佛宝。心体本自性离。即法宝。心体本自不二。即僧宝。故曰自归依佛。自归依法。自归依僧。但令归自。不说归他。念念还归自心。是名真念三宝。

【演】心体本自性离者。自性本离言说相。离名字相。离心缘相。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也。

二释无恶道

【经】舍利弗。汝勿谓此鸟。实是罪报所生。所以者何。彼佛国土。无三恶道。舍利弗。其佛国土。尚无恶道之名。何况有实。是诸众鸟。皆是阿弥陀佛。欲令法音宣流。变化所作。

【疏】恐疑净土何因而有畜生。不符法藏本愿。故明彼国实无恶道。以彼佛欲令法遍人耳。神力变化。非真畜生故。又不同天鸟能说法故。

【钞】何因者。愚痴暗蔽以为之因。生畜生趣。悭贪嫉妒以为之因。生饿鬼趣。十恶五逆以为之因。生地狱趣。名三恶道。以六道中天为最善。人道次之。修罗介乎善恶之中。故独此三。最名为恶。夫因于净心。生于净土。何繇净土而有恶道。如其有者。是杂秽处。不异娑婆。何名极乐。故有疑也。本愿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刹中无饿鬼畜生。以至蜎蠕。又愿云。我刹中人。皆不闻不善之名。何况有实。不得是愿。终不作佛。云何佛道已成。顿违宿愿。故明彼国原无恶道。非唯目所未现。亦复耳所不闻。良繇耳之所闻。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。菩萨声闻。及诸天善人。种种嘉号。曾无三恶名字历耳根故。变化所作者。复自难言。既无畜生。今白鹤孔雀等。何所从来。而在彼国。乃出其繇。是佛化作。非真实有。如观经云。如意珠王。涌出金色微妙光明。化为百宝色鸟。是也。法音宣流者。宣则宣布。自上遍下。犹如王言。流则流通。自近及远。犹如逝水。佛欲法音普周无间。故不独以人说法。使彼鸟音皆说妙法。无处无时而不闻听。此则大神通力之所变化。岂同愚暗为因。而感报畜生之真鸟耶。然此变化。自有二义。一者如佛遣化人。说种种法。二者性具诸法。依性起修。果上自能色心互融。依正不二。皆悉说法。是则鸟音演畅。法尔自然。非佛有心。特为变作也。

【演】自近及远。犹如逝水者。孟子云。源泉混混。不舍昼夜。盈科而后进。放乎四海。

性具诸法五句。天台圆教义也。以别教所诠清净真如。空无一法。十界色心。从染净之缘所变起。因中必须荡尽诸相。乃归真性。果上何能即色即心。即依即正。今圆教理具诸法。从理具中而有事造。虽云理具事造。实无能具所具。能造所造。以即心即法。即法即心。能造因缘及所造法。皆悉当处唯是一心。皆悉当处唯是一色。唯心唯色。对待斯忘。妙观观之。无非三谛。故依性起修时。一修一切修。一证一切证。故因穷果证时。依正色心。法法相即。一说一切说也。

【钞】不同天鸟者。正法念处经云。诸天游乐。池中凫雁等。皆出音声。宣扬偈颂。开示五欲。毕竟无常。不可耽玩。诸天闻已。有涕泪者。此则实岛。繇在世时。口说妙法。不务真修。报作诸鸟。处于天宫。以其宿习。犹能说法。非如净上佛所变化。故不同也。

【疏】问。法藏偈云。地狱鬼畜生。皆生我刹中。何言彼无恶道。答。偈意自明。不俟疑辩。女人生者。义亦如是。

【钞】偈意自明者。法藏比丘愿后说偈。先云地狱鬼畜生。皆生我刹中。次即云。一切来生者。修习清净行。如佛金包身。妙相悉圆满。则知必于娑婆已植净缘。故得往生。既生彼国。失本恶道。皆成上善。相好如佛。尚何地狱鬼畜旧日之形体耶。女生亦然者。论谓女及根缺。俱不生彼。故援上例。亦繇女人宿修净行。一生彼国。具丈夫相。无复女形矣。今绘九品。犹存女人。谬也。当是娑婆念佛时相。不可谓是极乐得生时相也。抑或表其因地。以明一切皆得往生耳。达者审之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本无贪嗔痴等。是无三恶道义。自性本具如幻法门。是变化所作义。

【演】如幻法门者。佛说一切法。本为一切心。我无一切心。焉用一切法。故一切法门皆悉如幻。又楞严云。如幻三摩提。弹指超无学。华严云。有无一切法。了达悉如幻。入于如幻际。于彼无依著。是即如幻法门也。

自性本具者。以一切法门皆悉如幻。而如幻之法。皆根本于自性。自性之中无所不具。所以古人云。世间种种法。无不从心生。一切法如幻。故说心如幻。譬如工幻师。普现诸色像。园林花果等。幻师之所成。是也。

【钞】若据不二门中。贪嗔痴即戒定慧。则善道恶道。悉皆如幻。幻无自性。唯是一心。一心不生。万法俱息。

【演】贪嗔痴即戒定慧者。以无始法性为无明。故今无明即法性。法性为无明。故成贪嗔痴。无明即法性。故即戒定慧。如清水浊水湿性无殊。三学三毒体性不二也。又古云。无明业性即法性。天台云。惑业苦三道。当体即是三德秘藏。起信云。若离觉性。则无不觉。若离不觉之心。则无真觉自相可说。

善道恶道。悉皆如幻者。贪等乃恶道之本。戒等为善道之因。贪嗔痴既即戒定慧。则恶道如幻。戒定慧不离贪嗔痴。则善道亦如幻矣。又贪嗔痴戒定慧因也。善道恶道果也。因既全空。果复何有。故悉如幻。

二风树演法

【经】舍利弗。彼佛国土。微风吹动。诸宝行树。及宝罗网。出微妙音。譬如百千种乐。同时俱作。闻是音者。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。

【疏】前言行树罗网。今言此诸树网。因风出音。如上鸟鸣。化导众生。利益无尽也。风曰微者。风之美也。音曰微妙者。音之美也。微妙即和雅意。百千种乐者。以少况多。赞其至美。极人天乐。所不能及。其音亦亦宣根力觉道。种种道品。不言者。文省也。又大本云。微风触身。动。吹诸宝树。或作音乐。或作法音。是其证也。以前例后。皆文省也。

【演】以少况多者。少谓百千种乐。多谓微妙音。

【钞】微风为美者。此土飓风吹动。则出倾湫倒峡。可战惧声。猛风吹动。则出撼屋拔木。可厌恶声。乃至毗岚风吹动。则出摧山碎岳。坏诸世界。无可避声。即令明庶清明等风。虽亦称美。止是披拂山林。生长百物而已。彼国之风。似有似无。非寒非热。轻细醇和。不可云喻。观经云。八种清风。清即微意。况彼行树。及诸罗网。皆是七宝。被以微风。互相敲叩。自然而出微妙音声。如百千乐。同时并作。则六律交畅。八音克谐。和之极也。雅之至也。彼风树既非丝竹。谁为宫商。而能与百千种乐。同此洋洋。诚谓希有。人天莫及者。如大本言。世间帝王之乐。百千万种。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。忉利天宫百千种乐。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。展转诸天。乃至不如极乐国中。风吹树林。出妙音声之美。是超出人天也。亦宣道品者。以经中但称妙音。其实意含说法。若非法音。何能使人忆念三宝。故大本云。微风徐动。吹诸宝树。或作音乐。或作法音。是其证也。以前例后。皆文省故。

【演】以前例后者。前谓化禽。后即风树。

【钞】言触身者。大本云。彼国一切有情。为风吹身。安和适悦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。则亦不说法之说法也。

【演】灭尽定者。九次第定之最后定也。此定七识恒行心心所。六识之不恒行心心所。悉皆灭尽。独有八识。故曰灭尽。得此定者。六根虚静。无复驰逸。内外湛明。入无所入。真安和适悦之极。故以喻为风吹身。

【疏】又此宝树等。三种宝中。今是最胜。能作佛事故。

【钞】智论言。宝有三种。一人宝者。轮王之宝。能雨诸物。二天宝者。诸天之宝。能随便令。三佛宝者。能于十方而作佛事。今能说法。是为宝中最胜。出过人天故。

【疏】又佛道树敔法。今不言者。亦文省故。例前池水皆说法故。又华严般若等。皆有此义。

【钞】道树者。大本言。佛道场树。众宝庄严。宝网覆上。微风徐动。出无量妙法音声。遍诸佛刹。众生闻者。得深法忍。住不退转。以至成就无上菩提。今不言者。如前疏引摄行树中。谓行树尚能说法。佛树宁独不然。故曰文省。又例推之。如前止说宝池。疏引二部经文。则宝水流衍。皆说妙法故。又例推之。如大本言。其道场树。众生见者。无其眼病。闻其香者。亦无鼻病。食其果者。舌亦无病。树光照者。身亦无病。观想树者。心得清净。无复贪嗔烦恼之病。又云。见此树者。得三法忍。则知树色香味。皆亦演畅根力觉道。如是等法。众生闻者。咸念三宝。

【演】三法忍者。一音响忍。因闻圣教得悟入故。二柔顺忍。折伏烦恼全不起故。三无生法忍。无生之理忍可于心故。

【钞】又例推之。彼国金沙。彼国阶道。彼国楼阁。彼国莲华。天乐天华。衣祴食器。一切诸物。皆亦演畅根力觉道。如是等法。众生闻者。咸念三宝。如华严香云台网。皆出颂言。又忉利天鼓。演莫测之真诠。雷音宝林。说无生之妙偈。又大般若云。净土树林等内外物中。常有微风冲击。发微妙音。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。同此义也。

【演】忉利天鼓者。华严云。忉利诸天著五欲乐。行放逸时。天鼓之中。自然出音。而告之言。此乐无常。莫行放逸等。雷音是佛国。

【疏】善会之者。此土有情无情。亦皆说法。如闻莺击竹等。况复净土。

【钞】善会者。谓不以境为境。而会境即心。则物物头头。皆祖师意。今姑举二事也。闻莺者。一僧因疑法华云。诸法从本来。常自寂灭相。久参未悟。忽闻莺声。遂得大彻。颂云。诸法从本来。常自寂灭相。春到百花香。黄莺啼柳上。击竹者。香岩以不会父母未生前句。发愤住山。一日治地次。抛石击竹。铿然有声。忽尔大悟作颂。有一击忘所知。更不假修持。动容扬古路。不堕悄然机。等语。如是。则檐前鹊噪。野外松声。一蚊一蝇。一草一叶。莫不演扬妙法。鼓发道心。况清净佛土乎。

【演】不会父母未生前句者。香严在百丈会中。机锋敏捷。后参沩山。山问曰。汝在百丈。能问一答十。问十答百。是否。香严云是。山云。我不要汝答十答百。但将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道一句来。严不能答。求沩山为说。山云。我若为汝说破。汝后来骂我。且去。不为汝说。严发愤云。我拌一生。做个常行粥饭僧。决要参破。后因治地。闻击竹得悟。乃向沩山作礼曰。若沩山早为我说。焉得有今日事。一击忘所知。所知。即所知障。即渠问一答十处。到此忽然浑化。故云忘。更不假修持。所谓修证即不无。染污即不得。又即所谓。断除妄想重增病。趣向真如亦是邪。又即所谓。从今以后不疑天不疑地也。

动容扬古路。动容。即动容周旋。扬古路。谓发挥妙性。即所谓左右逢源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。

不堕悄然机。悄然机。谓虚无寂灭。湛入合湛等。今于涅槃天。已大明悟。十方世界。及与身心。如吠琉璃。内外明彻。故不堕也。

【钞】问。教中圣说法。圣默然。二不偏废。今水鸟树林演法无已。则有动无静。答。大本云。其欲闻者。辄独闻之。其不欲闻者。辄独不闻也。则寂用随心。即动即静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理智交融。是风树义。

【钞】理含万法如树。智周法界如风。智与理冥。理随智显。然而风树各不相知。理智原无二本。百千种乐。不是风作。不是树作。仁者心作。

【演】理含万法如树者。树有含藏义。能含枝叶花果故。理含恒沙功德亦然。故云道树也。智周法界如风者。风有周遍义。无处不到。故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。智与理冥者。如智契如理。如风之吹树而无迹。理随智显者。如如理。因如如智方显。如树之因风而有声。然而风不知树。树不知风。风树各住自位。所谓各各不相到。各各不相知。华严云。譬如长风起。遇物咸鼓扇。各各不相知。一切法如是。理智亦然。理外无智。智外无理。理智亦无二本。

然各不相知。非是言其二本。乃言其自然交融也。有不假造作。天然融会意。如此说。方与下句原无二本合。百千种乐下。会归一心。

二总结二严

【经】舍利弗。其佛国土。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
【疏】结上化禽风树二种庄严。皆彼佛因地愿行功德所成就也。又变化功德。大乘功德等。四种成就。如论中说前后功德。繁不各系条下。

【演】前后功德繁不各系条下者。天亲作往生论。以释此经。彼论颂中。有十七种功德释此经功德庄严。以颂对经。前后皆明显可知。故不繁引。独此经化禽风树二种庄严。引对彼颂。变化大乘等四种功德者。以彼颂中。缺佛化作及无恶道二义。故今特引以发明之。

【钞】愿所成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我刹中人。随其志愿所欲闻者。自然得闻。故鸟树皆成妙法音也。行所成者。大本愿后修行。如云。常以和颜爱语。饶益众生。是以得成风吹林树。皆出妙音故。如云。于佛法僧。信重恭敬。是以得成众生闻者。咸念三宝故。变化功德者。如论颂云。种种杂色鸟。各各出雅音。闻者念三宝。忘相入一心。是也。大乘功德者。如论颂云。大乘善根界。等无讥嫌名。女人及根缺。二乘种不生。是也。等者。等虚空及性也。

【演】虚空功德者。颂云。无量宝交络。罗网虚空中。种种铃发响。宣吐妙法音。性功德者。正道大慈悲。出生善根故。

【钞】前后如是功德庄严下。不各系论颂。以今颂一缺化作。二缺恶道。故特明之。言众鸟出音。若非佛作。焉能听者忘相一心也。不云恶道。以人中尚无女人。圣中尚无小圣。况复有恶道也。前后明显可知。故不繁系。又正报二功德。在如是庄严条外。故亦不系。

【演】正报二功德。谓上首功德。大众功德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般若周遍法界。是鸟树说法义。

【钞】首楞严钞云。若能转物。即同如来。以心外无物。物即是心。但心离分别。即是正智般若。周遍法界。无有障碍。是故西方水鸟树林。悉皆说法。今不见鸟树说法。以未离念故。起信云。离念相者。等虚空界。是故虚空界中。普皆说法。

【演】若能转物二句。是楞严经文。文云。一切众生。迷己为物。为物所转。是故于中。观大观小。若能转物。即同如来。

以心外无物六句。是钞中释辞。心外无物。物即是心。是明色心不二。但离分别。即是般若。无有障碍。是明离念相者。等虚空界。钞意谓经所云转物者。非是有物可转。盖以心外并无有物。一切物皆即是心。而所以见有物者。以心生分别故。但一念不生。全体即自显现。所以经说。若能转物。即同如来也。以此观之。可见自性般若周遍法界。而西方水鸟树林。自悉皆说法也。

起信离念相者。等虚空界者。论文云。所言觉义者。谓心体离念。离念相者。等虚空界。无所不遍。法界一相。即是如来平等法身。

二正报二 初化主。二化伴

初化主二 初征名。二显德

初征名

【经】舍利弗。于汝意云何。彼佛何故号阿弥陀。

【疏】上明依报之胜。而依从正生。故次明正报。于意云何。审其解否也。已知彼佛号阿弥陀。未知其义。以彼佛乃一经正主。故须审问。

【演】依从正生者。若据外教。则从太极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。四象生八卦。清浊奠位。三才肇分。则正从依生。今内教则依从正生。一念无明。引生三细。境界为缘。引起六粗。山河大地。因无明而有。妄想而成。依从正生也。

【钞】正主者。报有依正。佛居其正故。正有主伴。佛为其主故。义须审者。以弥陀万德之号。其义深广。应为开阐。使人晓了。生向慕故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正思惟。是于意云何义。

【钞】筹量名意。世人起于意识。念念逐外筹量。是邪思惟也。旋其意识。扣己而参。思之又思。思尽还源。思无所思。全身即寿即光。何论彼佛此佛。

【演】筹量名意者。相宗云。集起名心。集诸种子。起诸现行故。筹量名意。筹虑思量。自分境界故。了别名识。照了分别前境界故。

又意者。即第七识。筹量者。思惟筹量。第八见分是我故也。此正取第七心王自体思量名意。亦兼取遍行五所中思也。

意识谓意之识。即第六识也。论云。言意识者。即此相续识。依诸凡夫取著转深

。计我我所。种种妄执。随事扳缘。分别六尘。名为意识。亦名分离识。又复说名分别事识。是也。

念念逐外筹量者。念念随逐外尘。思量筹度。曾不暂离。日夜安于迷乱。而不觉也。唯生唯死。自若于纷扰之中。无古无今。相忘于散乱之内。可惧也。

旋其意识者。谓初心人。未能遽依业识修行。只可即就意识回光返照也。故诸修行人未得定者。皆散位独头意识为观体。得上定者。亦是定意识现量观察也。

扣己而参者。谓不逐外筹量。但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倒。念念体察。念念究审。鞫其根源也。

思尽还源者。即所谓体究之极。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也。

思无所思者。即念而无念。是离念境界。所谓远离微细念故。得见心性。心即常住也。又复此即不思之思。是任运清净之意。故佛果第七。亦名为意。

二显德二 初名含多义。二道成远劫

初名含多义二 初光明无量。二寿命无量。

初光明无量

【经】舍利弗。彼佛光明无量。照十方国。无所障碍。是故号为阿弥陀。

【疏】无量已如前释。然未知无量得名之故。今谓是光明寿命。二皆无量也。光明者有二。一者智光。二者身光。复有二义。一者常光。二者放光。又光所因。复有二义。一是万德所成。一是本愿所致。

【演】前释即众多无有数量。广大无有限量。

【钞】先释光明也。智光身光者。如卢舍那。此云光明遍照。自受用身。照真法界。是名智光。他受用身。遍照大众。是名身光。又涅槃云。琉璃光菩萨。放身光明。文殊言。光明者。名为智慧。则事理圆融。身智不二也。

【演】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。乃无相之身。以功德智慧为体。故照一真法界。他受用身遍照大众者。乃有相之身。以色心为体。为十地菩萨现起。故遍照大众。此约身智分释。

光明名为智慧者。若身光不是智慧。则同土石木偶无情。若智慧不即身光。则智慧有所不遍。故身光之事。即智慧之理。圆融不二也。此约身智合释。

【钞】常光放光者。常所显光。无放不放。如圆光一寻等。是也。放光者。或于眉间。或于顶上。或口。或齿。或脐。或足之类。是也。今言光者。正意在常。而亦兼放。及与身智。如大本言。尔时阿弥陀佛。从其面门。放无量光。又云。我以智慧光。广照无央界故。万德所成者。华严贤首品。开四十四门光明。各出其因。或归三宝。或发四弘。三学六度之所成就。一一结云。是故得成此光明。又般若经。佛言。我于一切法无所执。故得常光一寻。则知今佛光明。非一德所致也。

【演】四十四光者。始从善现照耀。终至触法清净。

我于一切无所执。得常光者。诸佛光明从智慧生。凡夫执重。智慧不生。智慧不生。光明何有。故荡一切执者。乃能发光明也。又有所执者识情。无所执者智慧。既有智光。岂无身光。

【钞】本愿所致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顶中光明。胜于日月百千万亿倍。又愿云。愿我作佛时。光明照无央数天下。幽冥之处。皆当大明。诸天人民。以及蜎蠕。见我光明。莫不慈心作善。来生我国。又愿前偈云。能使无量刹。光明悉照耀。故今成佛。得如所愿。

【疏】无量者。言所照之广也。十方者。不同他经照一方故。无障碍者。不同日光。犹有碍故。

【钞】不同他经者。如法华东照。则不说余方。万八千。则不该余国。义各有取故。今则四维上下。一切国土。无不照故。

【演】义各有取者。东方为震。震为群动之首。动即不动。表不动智也。万八千者。表翻破十八界无明。以一界有百界千如。成万八千故。

【钞】不同日光者。日虽有光。修罗掩之则碍。铁围两间则碍。覆盆之下则碍。又阎浮明。则单越碍。瞿耶明。则弗于碍。今则彻山透壁。通幽达冥。无能遮障。使光隐没。无能隔碍。使光断绝故。如大本云。彼佛光明。最为远著。诸佛光明所不能及。十方诸佛顶中光明。有照一里者。二里者。如是渐远。有照二百万里者。有照一世界者。二世界者。如是渐远。有照二百万世界者。唯阿弥陀佛光明。照千万世界。无有穷尽。故号无量光佛。无边光佛。无碍光佛。乃至超日月光佛。皆光明无量义也。观经云。彼佛圆光。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。又云。彼佛有八万四千相。一一相。有八万四千随形好。一一好。有八万四千光明。遍照十方念佛众生。摄取不舍。又大本言。阿难头脑著地。称佛名号。礼未起际。佛放大光明。遍十方上下。皆光明无量义也。或难。日犹有碍。世所共知。佛光无碍。当有何据。答。须达老女。不愿见佛。避入深闺。佛光所及。垣壁俱彻。内外四方。恒与佛对。即无碍之征也。

【演】彼佛光明最为远者。以与众生缘深。被机普遍故。又经经必自赞。抑扬随时亦无碍。或难。佛光既远。今何不见。曰佛光本遍。众生自迷。以烦恼心障智慧眼故。如日光遍照。盲者不见。是盲者过。非日月咎也。

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。或有难云。佛佛道同。则光明亦同。今佛光远近悬殊者。何也。曰佛光实同。因机现异。

二寿命无量

【经】又舍利弗。彼佛寿命。及其人民。无量无边阿僧祇劫。故名阿弥陀。

【疏】光明无量。是无量之一义。今言寿命亦无量也。佛寿有三。法寿。报寿。应寿。如法华及观经疏中说。然佛寿无量。随机所见。今之无量。亦可即无量之无量。

【钞】寿命者。寿之所历。有短有长。今当灭劫。寿仅百年。彼增劫时。亦止八万。纵轮王天帝。诸佛住世。亦有限量。唯彼佛寿命。至为久远。不局常数。云无量也。三寿者。法华寿量品疏云。寿者受也。若法身。真如不隔诸法。故名为受。若报身。境智相应。故名为受。若应身。一期报得。百年不断。故名为受。法身以如理为命。报身以智慧为命。应身以因缘为命。

【演】三寿者以下十三句。佛有三身。寿亦有三。法身以如理为身。报身以智慧为身。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。寿者受也。领纳义也。法身以真如领受诸法。故名为受。虽云领受。实无能所。以真如即诸法。诸法即真如。言领受者。不隔义也。真如无始无终。诸法亦无始无终。亘彻三际。无穷无尽者。法身寿也。报身则始觉之智。领受本觉之理名受。虽云领受。亦无能所。以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。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。如空合空。似水投水。言领受者。相应义也。始觉有始无终。本觉虽彻三际。今始出缠。亦有始无终。从今至当。无穷无尽者。报身寿也。应身则慈悲领受当机。故名为受。虽云领受。亦无能所。以佛唯大悲大智。为众生作增上缘。令善根成熟众生。自己心中见佛说法。言领受者。机感相应义也。众生机熟。应则随现。众生机息。应则随亡。有始有终。一期不断者。此应身寿也。又法身者。师轨法性。还以法性为身。此身非色质。亦非心智。非阴界入之所摄持。强指法性为法身耳。真如不隔者。以一切法悉皆真故。一切法皆同如故。

又报身者。修行所感。法华云。慧光照无量。久修业所得。涅槃云。大般涅槃修道得故。此身非身非不身。强名此智为报身耳。境智相应者。如如智照如如境。菩提智慧。与法性相应相冥也。相应者。如函盖相应。相冥者。如水乳相冥。又应身者。应同万物为身也。应同连持为寿也。智与体冥。能起大用。如水银和真金。能涂诸色像。功德和法身。处处应现往。然此应身。有胜有劣。胜即他受用。是业识所见者。此依中理而住。劣即生身。事识所见者。此依真理而住。一期报得百年不断者。如我世尊。王宫出家。苦行成道。三十二相。八十种好。说法五旬。住世八十。双林树下。乃入涅槃。此即劣应生身也。

法身以如理三句。谓法身以理为身故即如理为命。报身以智慧为身故即智慧为命。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故以因缘为命。因即众生能感之因。缘即诸佛能应之缘。因缘时至。感应道交。因缘别离。感应斯泯。

【钞】观经疏云。示同生灭。有始有终者。应身寿也。一得永得。有始无终者。报身寿也。非寿非不寿。无始无终者。法身寿也。

【演】观经疏云下十句。六道有生灭。法身起应。亦示有生灭。王宫降迹。双林涅槃。有始有终。应身寿也。三祇行满。无明断尽。般若现前。从自受用。现他受用。于色究竟天现最高大身。尽未来际说法教化。有始无终者。报身寿也。报应即法故非寿。法即报应故非不寿。竖穷三际。无始无终者。法身寿也。又非寿者。非应同连持之寿。非不寿者。非报智不连持寿。双非二边。冥中法体。又此寿非长量。亦非短量。无延无促。云非寿非不寿也。然上三寿。亦是随宜机教。非圆顿义也。若据圆教性具法门。三身性具。三身融即。从性起修。性既三身。无始无终。修亦三身。无始无终。性既三身融即。修亦三身融即。毕一即三。言三即一。不可思议者。圆教寿也。

【钞】又谓彼佛寿命。实有期限。人天莫数。是有量之无量也。越溪解云。此经虽云无量。乃是二十二相常所见身。非观经胜应尊特之身。亦同上意。今谓随机所见者。此经佛身无定。前义理中已辩。况经文但言阿弥陀佛现在其前。未曾指定现何等身。越溪安得判属三十二相。必谓劣应。则劣机自见。非此经专以劣应而被劣机也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假令十方众生。皆作缘觉声闻。皆坐禅一心。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。无能知者。岂亦常所见身之无量乎。是故入灭双林。或见灵山未散。舍那千丈。或见丈六金身。佛本不移。机自异故。则谓彼佛寿命。即无量之无量。亦何不可。

【演】是故下。引释迦例弥陀。入灭双林。乃应身。被凡小机。机薪既尽。应火则亡。灵山未散。乃报身。被菩萨机。机既常时。佛亦常在。舍那千丈。乃菩提场所现报身。丈六金身乃鹿野苑所现应身。二始同时。双垂两相也。佛本不移。机自异者。法身起用。如空谷传声。明镜写影。随声高下。随相妍媸。动若行云。止犹谷神。纭纭自彼。于我何为耶。

【疏】及其人民者。巧用倒语故。言人民者。佛如王故。阿僧祇。此云无数。倍之名无量无边。人寿有二。一佛本愿力故。二自功德力故。

【钞】倒语者。正语当云佛及人民。寿命无量。如波罗密。云彼岸到。当是到彼岸耳。以意会之。无以辞害。佛如王者。彼国虽无君臣父子。然佛为法王。有君主义。生彼国者。依佛学佛。有人民义。非如此土。版籍所统。实编氓也。僧祇者。入十大数之首。从百洛叉。倍倍积累而生。又僧祇僧祇为一无量。无量无量为一无边。今合言者。自有二义。一是实明其数。以僧祇计之。有无量无边僧祇也。二是极赞其多。无复边量。无复穷尽之僧祇也。

【演】僧祇入十大数之首者,始自阿僧祇。终至不可说不可说转。

从百洛叉倍倍积累者。数有三等。谓下中上。如黄帝算法。共有十三数。谓十十为百。十百为千。十千为万。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也。此则十倍之下数也。中等数者。百倍倍之。经云。一百洛叉。为一俱胝。是也。上等数者。则倍倍倍之。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。是也。

【钞】佛力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我刹中人。寿命皆无央数劫。无有能计其数者。是承佛愿力。有此寿故。自力者。一心念佛。心清净故。莲华化生。清虚之身。不同质碍肉身。有老病死。是自精进力。有此寿故。

【疏】问云。此无量亦可即无量之无量者。还有证否。答。例如华严中说。

【钞】上引观疏云。此无量是有量之无量。而言亦可即无量之无量者。以今文正似华严故。彼经十回向文云。无量阿倍只。释云。此非数中之一。但是无数之言。若定是数。便当局限。今经亦云无量无边阿僧祇。二经文势。意极相类。故言彼佛寿命。亦可即是更无限量之无量也。问。华严寿量品。谓娑婆世界一劫。为极乐世界一昼夜。极乐世界一劫。为袈裟幢世界一昼夜。展转劫日相对。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。极于胜莲华。则极乐仅胜娑婆。劣后殊甚。安得为更无限量之无量乎。答。彼钞释云。三身既融。三寿无碍。即长能短。即短恒长。无长无短。长短存焉。一一圆融。言思斯绝。其义自明。不劳更辩。

【演】即长能短。即报即应也。即短恒长。即应即报也。无长无短。报应即法也。长短存焉。法即报应也。

一一圆融。言思斯绝者。即长能短。不可以报言。即短恒长。不可以应言。乃至长短存焉。不可以法言。以言例思。亦复如是。

【疏】又寿命光明者。约而言之。少摄多故。二部名题。止曰无量寿者。约之又约。体摄用故。若具说者。依报正报。悉皆无量。

【钞】约言者。佛具万德。今止举寿命光明者。如华严八地。言身相无量。智慧无量。方便无量。光明无量。清净音声无量等。则知举二事者。以少摄多也。体摄用者。或难。既光寿双举。云何大本及观经题。皆止云无量寿。不言光者。复是何义。良以一真如心。无去无来。亘古亘今。其寿无量。其光亦尔。金体金光。不相离故。起信云。心性不起。即是大智慧光明。周遍法界。不起。寿也。智慧。光也。言寿则光在其中。故单举也。依正无量者。自佛一身所有功德。及如下文声闻菩萨。乃至前之栏网行树等。种种庄严。悉无量故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常照。是光明义。自性常寂。是寿命义。自性寂照不二。是阿弥陀义。

【钞】灵明洞彻。光绝涯涘。湛寂常恒。寿何筹算。常恒而复洞彻。故即寿而光。洞彻而亦常恒。故即光而寿。如是。则阿弥陀佛。虽过十万亿刹之外。而实于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。结跏趺坐。俨然不动。何乃佩长生之诀。枉自殇亡。负杲日之明。翻成黑暗。心本是佛。自昧自心。佛本是心。自迷自佛。

二道成远劫

【经】舍利弗。阿弥陀佛成佛以来。于今十劫。

【疏】已知彼佛得名之义。未审彼佛成佛至今。经几何时。劫者。具云劫波。此云时分。十劫者。一云大劫。一云小劫。今谓明远。应是大劫。又十大劫。亦是一期赴机之说。究极而言。成佛以来。亦应无量。如法华中说。

【钞】一大劫者。成住坏空。各二十小劫。八十劫终。方成大劫。云十大劫。是八百小劫也。经意为明成佛久远。而曰小劫。未见其远。今依唐译。云十大劫。亦应无量者。如法华中。众疑世尊成佛未久。云何旷劫菩萨是所教化。佛言。我实成佛以来。无量无边劫。则弥陀成佛。其可量乎。

【疏】若考阿弥陀佛。成佛以前因地。不但法藏一因。有多种因。如诸经中说。

【钞】法藏因者。大本云。定光佛前五十三佛。名世自在王。法藏时为国王。舍位出家。发四十八愿。今阿弥陀佛。是法藏所成之佛也。多种因者。一。法华经。大通智胜如来时。十六王子。出家净修梵行。求无上菩提。佛灭度后。常乐说是妙法华经。后悉成佛。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。彼王子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二。悲华经云。无量劫前。有转轮王。名无诤念。供养宝藏如来。时王发愿。愿成佛时。国中种种清净庄严。佛与授记。过恒河沙劫。西方世界作佛。国名安乐。彼国王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三。大乘方等总持经云。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。有净命比丘。总持诸经十四亿部。随众生愿乐。广为说法。彼比丘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四。贤劫经云。云雷吼如来时。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。供养彼佛。彼王子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五。彼经又云。金龙决光佛时。有法师名无限量宝音行。力弘经法。彼法师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六。观佛三昧第九经云。空王佛时。有四比丘。烦恼覆心。空中教令观佛。遂得念佛三昧。彼第三比丘。今阿弥陀佛是。七。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。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。有国王名胜威。尊重供养彼佛。修禅定行。彼国王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八。一向出生菩萨经云。阿弥陀佛。昔为太子。闻此微妙法门。奉持精进。七千岁中。胁不至席。不念爱欲财宝。不问他事。常独处止。意不倾动。复教化八千亿万那由他人。得不退转。彼太子者。今阿弥陀佛是。以上略举数端。若其多劫多因。亦应无量。

【演】多种因者。一乐说。二发愿。三总持。四供养。五弘经。六念佛。七修禅。八行度。

阿弥陀佛昔为太子下一节。具足六度。七千岁中协不至席精进度。不念爱欲戒度。不念财宝施度。不问他事。常独处止禅度。意不倾动忍度。复教化他人智度。如上所引诸因。或为国王王子。或为轮王。或为比丘。或为法师。或供养佛。或说法利人。或发四宏誓。或行六度。所谓根深果茂。源远流长。道不浪阶。随功涉位耳。今人一行不修。欲希胜果。其犹拳石未办。欲累七层宝塔。其可得乎。 微妙法门者。谓心法妙。佛法妙。众生法妙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本来成佛。是十劫义。

【钞】华严举十。是表无尽。即今自性成佛以来。何止威音那边更那边。尘沙劫又尘沙劫也。若定执十劫。昔人道。犹是王老师儿孙。

【演】华严举十表无尽者。一者数之始。十者数之终。千为十百。万为十千。经中数事。必举十者。表无尽也。犹是王老师儿孙者。南泉姓王。常自称王老师。黄檗至南泉。一日斋时。捧钵向南泉位上坐。南泉来见便问。长老甚么年中行道。檗云威音那畔。泉云犹是王老师儿孙。

二化伴二 初见在。二往生。

初见在三 初声闻。二菩萨。三总结。

初声闻

【经】又舍利弗。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。皆阿罗汉。非是算数之所能知。

【疏】主必有伴。先声闻。次菩萨。明皆贤圣之侣也。今初声闻。声闻者。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。阿罗汉者。拣非前三也。不言缘觉。摄声闻中故。非算数者。甚言其多也。

【演】四谛声教者。一苦谛。二十五有依正二报是。别则二十五有。总则六道生死。一地狱道。作上品五逆十恶者。感此道身。二畜生道。作中品恶逆者。感此道身。三饿鬼道。作下品恶逆者。感此道身。四修罗道。作下品十善。感此道身。五人道。四洲不同。皆苦乐相间。在因之时。行五常五戒。及中品十善。感此道身。六天道。二十八天不同。修上品十善。及禅定为因。感此道身。上来所释。从地狱至非想天。虽苦乐不同。未免死而复生。生而复死。此是藏教实有苦谛。二集谛者。即见思惑。又云四住。又云枝末无明。又云通惑。又云界内惑。虽名不同。但见思耳。见惑有八十八使。以五钝五利十使。历三界四谛下。增减不同。成八十八。思惑有八十一品。谓三界分为九地。欲界合为一地。四禅四空为八。共为九地。欲界一地中。有九品贪嗔痴慢。上八地各有九品。除嗔使。故成八十一也。上来见思不同。总是藏教。实有集谛。三灭谛者。灭前苦集。显偏真理。因灭会真。灭非真谛。四道谛者。略则戒定慧。广则三十七道品。此三十七合为七科。一。四念处。二。四正勤。三。四如意足。四。五根。五。五力。六。七觉支。七。八正道。已上七科。即是藏教生灭道谛。然四谛之中分世出世。前二谛为世间因果。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。皆前果后因者。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。阿罗汉拣非前三者。一须陀洹。此云预流。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。见真谛。故名为见道。二斯陀含。此云一来。此位断欲界九品思中。断前六品尽。后三品犹在。故更一来。三阿那含。此云不来。此位断欲残思尽。进断上八地思。四阿罗汉。此云无学。又云无生。又云杀贼。又云应供。此位断见思俱尽。子缚已断。果缚犹存。名有余涅槃。

【钞】闻四谛者。世尊为憍陈如等五人。转苦集灭道法轮。初示。二劝。至三则证。诸漏已尽。成阿罗汉。因闻声教以得开明。故名声闻。声闻之号。通前三果。今四果也。

【演】世尊为憍陈如五人者。佛初出家入山修道。父王思念。命陈如马胜等五人随侍。五人不胜其苦。退居鹿苑。佛成道已。观五人宜最先得度。故佛至鹿苑。说法度之。

三转法轮者。一示相转。此是苦逼迫性。此是集招感性。此是灭可证性。此是道可修性。二劝修转。此是苦汝应知。此是集汝应断。此是灭汝应证。此是道汝应修。三作证转。此是苦我已知。此是集我已断。此是灭我已证。此是道我已修。

【钞】缘觉摄者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得开悟。虽十二支。而束之不出四谛。虽有利生之心。而亦未广。故摄声闻中也。

【演】缘觉观十二因缘者。一无明。谓烦恼障烦恼道。二行。业障业道。此二支属过去。三识。托胎一分气息。四名色。名是心。色是质。五六入。六根成。此胎中。六触。此出胎。七受。领纳前境好恶等事。从识至受。名现在五果。八爱。爱男女金银等事。九取。凡见一切境界生取著心。此二未来因。皆属烦恼。如过去无明。十有。业已成就。是未来因属业道。如过去行。十一生。未来受生事。十二老死。此即是四谛。所以重开者。以缘觉之人。先观集谛。所谓无明缘行。行缘识。乃至生缘老死。此则生起。若灭观者。无明灭。则行灭。乃至生灭。则老死灭。因观十二因缘。觉真谛理。故言缘觉。此人断三界见思。与声闻同。更侵习气。故居声闻上。

束之不出四谛者。若流转门。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道。行有二支是业道。此五支为集谛。识名色等七支为苦谛。若还灭门。灭前十二因缘之智为道谛。证寂灭理为灭谛。

【钞】算数者。世间算数。尽于九章。佛说算数。如阿僧祇品。则非世人心力所计。今云算数。通世出世间而言也。以其多多无尽。超出算数之外。虽洛闳一行。无所施其巧者也。上言无量无边。十大数中当其二三。是有算数。而今言非是算数所知。故知无量。乃赞叹极多之语。未可以常数泥也。如大本云。假使此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。皆如目连神通。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。尽其神力。百分中不能知一。乃至邬波尼杀昙分。亦不能知一。又云佛告阿难。假使有人。出一身毛。碎为微尘。以一一尘。投海出水。毛尘水多。海中水多。阿难答言。毛尘出水。不及半合。海水无量。佛言。彼佛刹中声闻弟子。有知数者。如毛尘水。数未尽者。如海中水。

【演】算数九章者。一方田。二粟布。三差分。四少广。五商功。六均输。七方程。八盈朒。九勾股。

洛闳一行者。洛闳汉武帝时人。精于历数。汉时改正朔。其所定也。算周天数云。后几百年。当有差讹。必有圣人出而正之。唐玄宗时。僧一行果出。复定历数。邬波泥杀昙。此云微尘。

【疏】论言二乘不生。今言声闻者。以惯习小。不久证大。终无小故。如观疏说。若据变化。小亦无碍。

【钞】终无小者。观经疏谓习小之人。本不得生。繇彼临终。发大乘心。亦乃得生。以惯习小。才闻苦空无常等法。顺其先习。遂证小果。而向大之心已成。况得近佛。自当不久证大。安在其为声闻乎。是则经举声闻。以暂有故。论明二乘不生者。以终无故。小亦无碍者。净土尚容众鸟。声闻岂不鸟如。鸟既变化所成。声闻宁独实有。纵使彼国久有声闻。亦复何碍。

二菩萨

【经】诸菩萨众。亦复如是。

【疏】承上不独小乘。诸大乘菩萨无不生故。亦复者。亦无量无边不可算数也。又复具无量无边功德。如大本中说。

【钞】菩萨者。自初心以至地尽。前如教起中辩。后如补处文中所引。甚多无量。何可数计。功德者。大本佛赞彼国菩萨种种功德。为二十三喻。一。坚固不动。如须弥山。二。智慧明了。如明日月。三。广大如海。出功德宝故。四。炽盛如火。烧烦恼薪故。五。忍辱如地。一切平等故。六。清净如水。洗诸尘垢故。乃至二十三。如慈氏观。等法界故。末复结云。今为汝等举要言之。若广说者。一劫不尽。则知菩萨之数。无量无边。菩萨功德。亦无量无边也。

【演】二十三喻下。一禅定坚固。如须弥山。定力持身。不为境风所动故。二实智照理。如明日月。亲证真如。远离一切障故。三愿力广大。犹如大海。万行功德。皆由愿力出生故。四权智炽盛。犹如猛火。断诸烦恼。如火能烧诸薪故。五忍辱如地。不分贵贱。任其践踏。一切悉平等故。乃至二十三慈悲广大。犹如慈氏。唯心识观。遍缘法界诸众生故。又等法界者。慈氏修唯心识定。观法界依正。皆从识心流出。上而诸佛不增。下而蜎蠕不减。唯识所现。故云等也。

【疏】如华严云。如来所都。诸清净众。于中止住。正同此义。十回相品无尽功德藏及善根回向初分法门。

【钞】华严二十五经云。一切诸佛国土庄严。如来所都。不可思议。同行宿缘诸清净众。于中止住。未来世中。当成正觉。如来所都。即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清净众者。即诸菩萨。未来成佛。即下文一生补处。

【演】华严二十五经下九句。有三圆满。一切诸佛国土庄严。指所依功德。依报圆满也。如来所都。主圆满也。不可思议至当成正觉。辅翼圆满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即空即假。是佛有声闻菩萨义。

【演】自性即空即假。是佛有菩萨义者。声闻堕空。菩萨出假。佛即自性法身不堕二边。而双即二边也。

【钞】性空。则一真凝寂。性假。则万用恒沙。凝寂。则杳莫边涯。恒恒沙。则广无际限。曾何算数可得评量者哉。是则贤圣三乘。共宗一佛。真俗二谛。同出一心。一心了然。福足慧足。

三总结

【经】舍利弗。彼佛国土。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
【疏】结上声闻菩萨弟子庄严。皆彼佛宿因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也。论云。如来净华众。正觉华化生。是也。

【演】如来净华众。正觉华化生者。净华即七净花也。如来因中修七净化。果上成佛。故正觉化生。正觉华指三乘贤圣。以三乘贤圣。将来成等正觉。称正觉之花也。经云。直心是菩萨净土。菩萨成佛时。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。正此意也。

【钞】愿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刹中菩萨。神通智慧辩才。相好威神。悉皆如佛。今来成佛。得遂所愿也。行者。大本言尔时法藏教化众生。修行六度。广行教化。致无量众生。发菩提心。行今成就。有斯庄严也。净华众者。如净名经。七种净华。一者戒净。三业净故。二者心净。烦恼结漏尽故。三者见净。见法真性。不起妄想故。四者度疑净。见深疑断故。五者分别道净。是道宜行。非道宜舍故。六者行断知见净。所行所断通达故。七者涅槃净。以无学故。海东谓论颂声闻。今谓亦可兼通菩萨。如道品亦通大小乘故。自栏网行树至此。依正共五番庄严。极乐之义。略尽于是。下文众生生者。及补处等。亦正报中摄。

【演】戒净。谓身口意始终清净。即正语正业正命也。心净。谓三乘制烦恼。断结漏尽。即正精进正念正定也。见净。谓见一切法之真性不起妄想。即正见正思惟也。度疑净者。若见未深。当时虽了。后或生疑。若见深疑断。名度疑净。行断知见净者。行谓苦难。苦易。乐难。乐易。四行也。断谓断诸结也。学地中八智。未能自知所行所断。既得无学。尽智无生智悉自知见。所行所断。通达分明。是名行断知见净。

二往生二 初大众。二上首。

初大众

【经】又舍利弗。极乐国土。众生生者。皆是阿鞞跋致。

【疏】承上不独见在彼国。无非贤圣。但有生者。悉皆不退也。众生者。统摄一切。阿鞞跋致者。此云不退转地。如大本及论所明。复有多种因缘。故得不退。如十疑五种。通赞十胜。群疑三十益等。

【钞】生皆不退者。恐疑彼国固多贤圣。然是久修上士。其新生者。未必不退。故言不论圣凡。但往生者。即不退转。以决其志也。大本所明者。如云。生彼国者。处仁迁义。不妄动作。终无淫怒之心。愚痴之态。又云。生彼国者。皆悉具足三十二相。诸根明利。乃至成佛。不受恶趣。又论颂云。天人不动众。清净智海生。不动即不退也。良繇念佛之力。得依如来智海含润而生。有进无退故。

【演】依如来智海含润而生者。如来智。即湛圆真心法界海慧也。念佛众生得成三昧。虽不能游戏如来大寂灭海。已沾一滴之润。菩提之焦芽。正觉之枯种。乃得含润而生也。

【钞】五种者。十疑论云。有五因缘。故得不退。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。故不退。今释。谓如大本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闻我名号。皈依精进。即得第一忍。第二忍。第三忍。于诸佛法。永不退转。譬如涉海。得乘巨航。不沉溺故。二者佛光常照。故菩提心增进不退。今释。谓如大本言。见佛光明。而生慈心。又念佛之人。佛放光明。摄受此人。譬如日月。照烛阍途。不堕坑堑故。三者水鸟树林。风声乐响。皆说苦空。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。故不退。今释。谓如此经。及二部中说。譬之亡者。闻钟磬声。增其正念故。四者纯诸菩萨。以为胜友。外无魔邪。内无烦恼。故不退。今释。谓如此经言。诸上善人。同会一处。譬之置子庄岳。不复楚语故。五者寿命永劫。与佛齐等。故不退。今释。谓如经言。佛及人民。寿命无边。譬之涉万里途。假以时曰。终至宝所故。十胜三十益。大约同此。恐繁不引。

【演】见佛光明而生慈心者。是见光自进。佛放光明摄受此人。是佛摄令进。

庄岳齐街里名。

【疏】又不退三义。大乘不退。已得不退。未得不退。例如弥勒问经说。

【钞】大乘不退者。往生彼国。趋入大乘。更不退转。复作二乘故。已得不退者。但生彼国。凡所已得。更不退转。丧失本有故。未得不退者。但生彼国。凡所未得。更不退转。阻其前进故。又弥勒问经云。自分坚固名不退。胜进不坏名不转。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义参之。则前二同乎自分。后一同乎胜进也。

【演】大乘不退等者。谓既往生。已亲大乘人。闻大乘法。发大心。修大行。趣大果。不同此土。六心堕落。尘劫声闻故。

已得不退者。凡所已得神通三昧。智慧辩才。更不丧失。不同此土。神仙遭跨下。罗汉坠云端。一动欲尘。皆丧失故。

未得不退者。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。种种功德更无阻滞。任运能得。不同此土。魔障现前。不能前进故。

【疏】又同名不退。而有浅深。如起信。妙宗。及慈照所说等。

【钞】起信论云。生彼国者。常见佛故。终得不退。疏明不退有三位。一者信行未备。未得不退。以无退缘。名不退。三者信位满。入十住。得少分法身。名不退。三者贤位满。入初地以去。证遍满法身。名不退。

【演】信行未备者。十信菩萨。如空中毛。可上可下。上之则入圣流。下之则入凡流。未得不退转位。以无退缘者。如前十疑论。五种不退等。得少分法身者。见相似法身入正定聚也。证遍满法身者。分断无明。分证法身也。

【钞】又妙宗钞云。不退有三。若破见思。名位不退。则永不失超凡之位。伏断尘沙。名行不退。则永不失菩萨之行。若破无明。名念不退。则永不失中道正念。

【演】妙宗三不退者。台教云。惑有三种。见思尘沙无明。见思阻乎空寂。尘沙障乎化导。无明翳乎法性。若破见思证空寂理。名位不退。永不失超凡之位。以见思烦恼六道之因。因亡果丧。不来三界故。若断尘沙。能行化导。名行不退。永不失菩萨之行。以二乘不断尘沙。不知众生种种机。不知对治种种法。不能度生。此若断者。知法知机。任运度生故。若破无明。亲证法性。名念不退。永不失中道正念。以小教权乘。无明未断。堕空有二边。无明若断。不堕二边。常居中道故。

【钞】又慈照宗主。四土图说。以未断烦恼。生同居土。为愿不退。破见思。生方便土。为行不退。破尘沙。分破无明。生实报土。为智不退。破三惑尽。生寂光土。为位不退。则不退名同。而浅深自别。如九品义。

【演】生同居为愿不退者。以若据三惑未断。似应退转。但以初发大愿。愿力持心。不致退转故。生方便为行不退者。以若据未破尘沙。未能度生。未得行不退。以七方便人。生彼土中。有余佛说法。即断尘沙。从空出假。即行化导故。生实报为智不退者。以证中道妙理。永不失中道妙智故。生寂光为位不退者。以究竟穷源。永不退妙觉果位故。

【疏】又四教不退。非今经义。

【钞】四教各明不退。谓藏教别相念不退。通教性地不退。别教七住不退。圆教七信不退。则知自此以前。进退未定。今念佛者。但生彼国。虽恶人畜生。即得不退。岂不胜妙直捷。异乎诸教。

【演】四教各明不退者。藏教有七贤圣位。自五停心。至不时解脱。别相念者。七贤之第二位也。此位能伏见思故不退。又别者。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。相谓行相。观此四法。作不净等行相故。通教三乘共有十地。自初干慧以至佛地。性地者。第二地也。谓之性地者。以相似得法性水故。此位亦伏见思故不退。别教自十信至妙觉。有五十二位。七住不退者。此位菩萨断见思惑尽。与藏通极果相齐故不退。圆教自五品至妙觉。有五十三位。七信回向心也。此位菩萨见解。与别教迥异。断惑与别教七住相齐故不退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常住。是不退转义。

【钞】譬如虚空。自古及今。不曾退转。纵欲退转。退至何所。

二上首

【经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。其数甚多。非是算数所能知之。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。

【疏】承上言生彼国者。岂惟不退。复有补处菩萨不可胜纪。深劝求生也。补处者。止此一生。次补佛位。即等觉菩萨也。

【钞】深劝求生者。生皆不退。已超余国。复多补处。可谓超越殊胜。极其至也。止此一生者。此土修行。舍身受身。千生万生。未有穷已。乃至证三果者。犹尚有生。阿罗汉地。方断后有。虽断后有。不得成佛。今此唯余一生。次即补佛。前如护明。后如慈氏。菩萨之极位也。又大本云。生彼国者。皆具三十二相。究竟深入妙法要义。皆当一生遂补佛处。据此。则如储君暂在东宫。必绍南面。非余百官展转升进。止是位极人臣之比也。此等菩萨。咸皆往生。薄劣西方。不揣甚矣。

【演】前如护明者。释迦未降王宫。居兜率天。号护明菩萨。

【疏】问。彼处观音。次当补佛。次乃势至。势至之后。不闻补者。今言补处甚多。何日当补。又补处者。菩萨地尽。住等觉位。如星中月。何得甚多。而在彼国。答。补处不必定补弥陀之处。十方世界无尽。诸佛涅槃无尽。补处菩萨亦无尽。住彼国中。而待补处。奚为不可。又诸佛尚如微尘。无有穷尽。况复菩萨。其数甚多。无足疑也。如大本中说。

【演】何日当补。是疑时。又补处者下。是疑数。

【钞】大本云。佛告弥勒。此世界中。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。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。如弥勒者。诸小菩萨。不可胜纪。他方世界。第一光远照佛所。有八十亿菩萨。皆当往生。第二宝藏佛所。有九十亿。第三无量音佛所。有二百二十亿。展转至十四佛刹。以及无量佛刹。往生者不可复计。但说佛名。穷劫不尽。况其菩萨当往生者。言如弥勒。则甚多补处。益可为证。

【疏】如上依正二报。或经文中有。本愿中无。或本愿中有。经文中无。互见无碍。

【钞】若据慕佛发愿。满愿成佛。则彼方种种所有。皆彼佛愿愿所成。悉应契合。今明互为有无者。以文虽小殊。而意则具足也。又如法藏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刹中诸天人民。一切万物。皆严净光丽。形色殊特。穷微极妙。无能称量者。虽得天眼。不能辨其名数。观此。则正报依报。摄无不尽。不可拘文而限义也。

【演】又如法藏愿云下。言不但互见。而亦且总摄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决定成佛。是一生补处义。

【钞】圭峰云。今知心是佛心。定当作佛。然而本来成佛。非作得故。则但见始觉新来。不知本觉固有。可谓补则决定补。成则实不成。

二正示愿行令知修证四 初发愿。二起行。三感果。四结劝。

初发愿二 初劝发愿心。二出其所以。

初劝发愿心

【经】舍利弗。众生闻者。应当发愿。愿生彼国。

【疏】上陈依正二报。今言众生得闻此者。应当发起大愿。愿生彼国。是为第一重劝。后乃反覆申明。

【钞】第一重劝者。经中反复劝闻。劝信。劝愿。约有四重。今当最初。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愿也。二言闻是说者。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说而发愿也。三言闻是经者。是闻持名佛护不退菩提之说而信受也。不言愿者。信受即愿故。四言若有信者。是总结闻已深信。信有愿者无一不生之说而发愿也。闻闻转深。愿愿倍切。语虽反覆。义不雷重。悯物情深。诲人不倦。

【疏】又闻摄信义。愿摄行义。三事资粮。悉备于此。

【钞】闻然后信。匪闻则信自何生。愿然后行。无愿则行何繇起。下文信行。此为本原。信行愿三。净土资粮。充足无欠。

【疏】又愿之为力。不可思议。彼佛净土。亦繇愿故。临终往生。椎仗愿故。三界因果。悉随愿故。诸大菩萨。皆愿生故。

【钞】彼佛净土者。法藏以因中四十八愿。今成佛道。广度众生。则如来无尽功德。皆从愿生。故云不可思议。临终往生者。行愿品言。是人临命终时。一切诸根。悉皆败坏。以至亲属威势。象马珍宝等。悉皆散灭。惟有愿王不相舍离。一切时中引导其前。一刹那间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故云不可思议。三界因果者。愿受天乐。则贫母上生。愿作冥王。则狱神治鬼。种种随愿。莫为而为。故云不可思议。

【演】愿受天乐者。昔有贫女处于粪聚。以人民所弃残汁为食。迦叶从乞。以汁供养。尊者问其所愿。云欲生天。数日命终生忉利。福胜余天。

愿作冥王者。毗沙国王。与维陀如生王共战不胜。因立誓愿。愿我来世为地狱主。治此罪人。十八大臣愿亦如是。今地狱主毗沙王是。十八狱主十八大臣是。

【钞】菩萨愿生者。普贤颂云。愿我临欲命终时。尽除一切诸障碍。面见彼佛阿弥陀。即得往生安乐刹。乃至愿蒙授记。广利众生等。至如文殊发愿往生所说之偈。亦云。愿我命终时。灭除诸障碍。面见弥陀佛。往生安乐刹。与普贤若合符节。他如天亲龙树等。多难悉陈。故云不可思议。

【演】若合符节者。孟子谓舜与文王。得志行乎中国。若合符节。注云符节以玉为之。篆刻文字而中分之。彼此各藏其半。至则左右相合为信也。若合符节。言其同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还归本体。是愿生彼国义。

【演】自性还归本体者。若不明本体。唯厌此娑婆忻极乐。则随境迁移 逐物流转。非真生彼国故云也。

又还归者。无不从此法界流。无不还归此法界也。从一心中流出四圣六凡。则四圣六凡仍旧还归一心。又自性即是本体。而云还归者。以自性一向不守自性。五道随缘故今应当还归也。

【钞】若知本体不离当处。则非生彼国。乃生此国耳。虽云十万亿程。何曾咫尺动步。故谓不劳弹指到西方也。如其真如不守自性。五道随缘。则是穷子旅泊他乡。应归故里。

【演】不离当处者。古云。不离当处常湛然。觅即知君不可见。又云。沤生沤灭无非水。云去云来不离空。若能了此。则生彼国者。非生彼国。生此自性安乐国也。何曾咫尺动步者。前云。乃知匪离跬步。宝池涌四色之花等。

如其下结劝。若果能了知本体不离当处。则高山平地总西方。何须愿生彼国。如古云。正念阿弥陀佛时。宝池树影日迟迟。更驰心念生西土。又是重栽眼上眉。是也。如其真如不守自性。五道随缘。则是穷子舍父逃逝。流落他乡。则应厌此五浊。欣彼西方。发愿往生不可缓也。

二出其所以

【经】所以者何。得与如是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。

【疏】此蹑前征起。何故教人发愿生彼。以彼国是诸上善人同会之处。得生彼国。则入如是胜会。故当求生。

【演】入如是胜会。故当求生者。上乃详陈依正种种庄严。故劝发愿求生。今出其所以中。但云得与诸上善人。同会一处。不言得受种种妙乐。唯举正而不及依者。以乐事非珍。善友为珍。大学云。楚国无以为宝。世人尚不宝珠玉。而宝善人。何况出世之教。故举正而不及依也。

【钞】征有二义。一者娑婆亦是佛邦。何必远离故国。二者十方无尽佛刹。若为偏向西方。故征其繇。今融而答之。复有三义。一者。或有国土。人畜鬼狱之所共居。未必皆人故。二者。或有国土。虽纯人所居。未必皆善故。三者。或有国土。虽纯善人所居。未必皆上善故。今曰诸上善人。则不独为人中之善。亦复善中之善也。如上所列声闻菩萨。乃至补处。此等诸上善人。今得往生。即与俱会一处。所谓观音势至。把手共行。文殊普贤。亲为胜友。喻如登龙与瀛。世所希故。是以大士求登莲录。况复凡夫。卜居犹择里仁。矧云学道。如斯胜会。可勿愿欤。

【演】登龙者。东汉李膺。尚气节孤高峻白。少所交游。人被其容接者。以为登龙门云。

与瀛者。唐太宗开宏文馆。以杜如晦等。十八人为学士。人羡其荣。以为瀛洲之选。

大士求登莲录者。长芦赜禅师建莲社。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。风貌清美。揖而曰。愿入莲社乞书一名。赜问何名。曰普慧。又云家兄普贤。亦乞书名。觉而思华严有二菩萨名。遂以为莲录之首。

卜居犹择里仁者。孔子云。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。焉得智。

【疏】问。生极乐者。其类不一。何得概称上善。答。以皆得不退转故。

【钞】类不一者。谓有圣有凡。有大有小。上中下品。分位秩然。乃略其中下。概曰上善。故为此难。今明众生生者。皆是阿鞞跋致。则究竟皆成无上正觉。是佛境界。故无别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万善同归。是同会一处义。

【演】万善同归者。恒沙性德不离真如。是性善同归也。从性起修。全修即性。则修善亦同归矣。不达此理。舍此恶聚。趋彼善聚。可谓弃真逐妄。东西驰走也。

【钞】百川会于一海。众景会于一空。诸上善人。不会此之一处。而将奚会。

二起行二 初拣余行。二示正行

初拣余行

【经】舍利弗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。得生彼国。

【疏】承上言凡群易就。善聚难亲。何况最上善人之会。岂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。于中。灵芝以善根为正行。属之持名。以福德为助行。属之净业三福。海东。则总以多善多福为正行。云是发菩提心。以少善少福为助行。云是执持名号。二义相违。今双为和会。谓欲生彼国。须多善多福。今持名。乃善中之善。福中之福。正所谓发菩提心。而为

生彼国之大因缘也。

【钞】相违者。一以持名属正。一以持名属助。二说矛盾。而此经大旨。正重持名。若持名为助行。则下文闻说阿弥陀佛。执持名号。义云何通。助行持名。断无此理。又灵芝以观经三福配此福德。则第三福发菩提心。乃成助行。与海东菩提心为正行。二亦矛盾。而观经以三福为净业正因。则助行菩提。亦无此理。今双为和会者。还以持名为正行。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。则双取两家。而和会其义也。

【演】矛盾者。矛是枪戈之属。盾干也。排也。昔人双卖二物。各叹其胜。谓盾云。矛刺不入。谓矛能穿十重之盾。智者谓曰。我买汝矛还刺汝盾。入与不入俱无词矣。

而此经大旨下。先破海东许灵芝。又灵下。次破灵芝与海东。

观经三福。为净业正因者。文云。欲生彼国者。当修三福。一者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。二者受持三皈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。三者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。读诵大乘。劝进行者。此三种业。是三世诸佛。净业正因。

还以持名为正行。是取灵芝一半。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。是取海东一半。同归执持名号。则和会其义也。

【钞】善根者。观经。则如上第三福发菩提心。大本。则三辈往生。皆言发菩提心。据此。则发凡夫心。是谓无善根。发声闻心。不发菩提心者。是谓少善根也。

【演】善根者下。是先释善根。引二经发菩提心者。证菩提心为善根也。发凡夫心者。修五戒十善求生人道天中等。是谓无善根者。以十善等。是三界有漏因果。不出轮回故。发声闻心者。厌四生如桎梏。弃三界如牢狱。求趋涅槃等。是谓少善根者。但念空无相无作三昧。不肯庄严佛土。教化众生故。

【钞】福德者。观经。则孝养父母等。大本。则修诸功德等。据此。则施戒等。乃至立寺造像禅诵苦行一切福业。舍置不作。是谓无福德。但作此福。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。是谓少福德也。

【演】福德者下。是次释福德。引二经。孝养父母。修诸功德。证福德也。一切不作。是谓无福德者。所谓生不修福。死归苦趣也。但作此福种有漏因。是谓少福德者。所谓修福不修慧。福尽还沉沦。是也。

【钞】善中善者。自有五义。以具智论五菩提心故。一。发心菩提。谓于无量生死中。发大菩提心也。而持名。正于凡夫生死心中。起大觉故。二。伏心菩提。谓断诸烦恼。降伏其心也。而持名。则正念才彰。烦恼自灭故。三。明心菩提。谓了达诸法实相也。而持名。正即此一心。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。四出到菩提。谓得无生忍。出三界。到萨婆若也。而持名。即得一二三忍。捷超生死。趋一切智故。五无上菩提。谓坐道场。成最正觉也。而持名。则得不退转地。直至成佛故。

【演】善中善下。是释持名。乃善中善。

发心菩提。即是圆教五品位。此所发之心。即是随喜心。妙心体具如如意珠。心佛及众生。是三无差别。此心即空即假即中。初心知此庆己庆人。所谓于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。

伏心菩提。即是圆教初信至七信位。以初信断见惑。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。所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。

明心菩提。即是圆教十信满心入初住位。此位证一心三智。以双亡之力知寂灭相。以双照之力知种种相貌。所谓了达诸法实相也。

出到菩提。即是圆教初地至八地位。以初地始得法忍光明。至八地方名真得无生法忍。为深行菩萨。难可知。无差别。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。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。离诸喧诤。寂灭现前。所谓出三界到萨婆若也。

无上菩提。是圆教妙觉位。永别无明父母。究竟登涅槃山顶。以虚空为座。成清净法身。居常寂光土。为圆教佛相。所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。

【钞】又海东疏引菩萨心地品云。诸菩萨初发心。能摄一切菩提分法。殊胜善根。瑜伽第三十七云。菩萨所集善根。以纯一净妙信心。回向无上

菩提。梁摄第十云。所作善根。悉以回向无上菩提。则皆以菩提为善根。而今经持名。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。以阿弥陀佛。即无上菩提故。是则善中之善。名多善也。

【演】又海东疏下。引证菩提即善根。阿弥陀。即无上菩提者。以阿弥陀佛。即当人觉体也。

【钞】福中福者。亦有二义。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。一名才举。万德齐圆。不期于福。福已备故。二者以持念力。自然诸恶不作。众善奉行。以之修福。福易集故。是则福中之福。名多福也。

【演】福中福者下。释持名乃福中福。亦有二义者。一约持名。即修幅义。二约持名。易集福义。

一名才举万德齐圆者。如前云。持名即持此一心。一心之中。常乐我净义。清凉不变义等。何德不具耶。以之修福。福易集者。即一心持名。则万善普会众恶尽消。以此无恶具善之心修福。则众福皆趋。不劳功用故。

【疏】因缘者。清凉以亲能发起为因。假之助发为缘。今此复有二义。一者善根为因。福德为缘。二者善福各有因缘。

【演】亲能发起为因二句。此约亲疏释因缘也。亲能发起为因。如种子生芽。觌体生起故曰亲。假之助发为缘。如雨露生芽。从傍助发故曰竦。

【钞】善因福缘者。菩提善根。入道正因。如诸经言。不发正觉菩提之心。

虽行六度万行。经恒沙劫。终不成佛。故知万善之所根本。是之谓因。然须一切福德。助成菩提。以福济慧。以事实理。辅翼入道。是之谓缘。

【演】不发正觉菩提。乃至不得成佛者。如经云。以生灭心为本修因。欲契如来不生灭果。无有是处。又经云。不发菩提心。勤修诸善根。魔所摄持。是有作之修。多劫终成败坏。忘心体极。一念顿契佛家。故知菩提乃万善之根本也。

然须一切福德助成者。以有慧无福。如鸟一翼。如车一轮。不能飞空致远。故须修一切福以助成之。如起信论云。了知自性本无悭贪。随顺修行檀波罗蜜。乃至了知自性本无愚痴。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。

以福济慧。以事实理者。有慧无福。慧乃偏枯。有理无事。理惟空解。枯慧不资妙性。空解何益真修。如前理事双修。依本智而求佛智。然后名为大智也。

【钞】各有因缘者。善根福德。其所繇来。从何发心。均名曰因。而善根发起。必有种种善缘为助。福德发起。必有种种福缘为助。是各有其缘也。

【疏】问。何故观经发菩提心在第三福。答。以福有事理。不专事故。

【钞】观经三福。一者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。二者受持三归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。三者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。读诵大乘。劝进行者。

【演】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敬上也。慈心不杀接下也。修十善业。身除三邪。口离四过。意断三恶也。此共凡夫行。三皈者。佛法僧也。具足众戒者。道俗备受微细。不犯威仪者。三千悉皆不缺也。此共二乘行。

发菩提心者。依无作境起无缘誓。名发菩提心。实相不二而二。立因果殊。二而不二。始终理一。信此因果方名为深。读诵大乘。修三智解。运圆乘行。以此解行教其行者。名为劝进。此大乘不共行业也。

【钞】难谓云何发菩提心。而与上之二者同名曰福。今明福有事理。此菩提心。是般若中如虚空不可思量之福。非达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。故前二福犹共凡小。此独擅大乘耳。然今疏不以配福。而属之善根者何。良以善之与福。别之则二。总之则一。别而言之。则菩提心偏属善根。总而言之。则菩提心亦可云福。观经总举言福无碍。

【演】云何发菩提心。而与上二同为福者。谓发菩提心既是善根。则观经前二应名为福。第三发心。何亦名福耶。 今明福有事理下。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为之事福。有称性无漏无为之理福。今菩提心。正是般若经中。不住相。如虚空不可思议之福。非有为事相之福。故无碍也。

然今疏下。又问云。既菩提心。是如虚空之理福。今经不判归福德。而判归善根者何也。良以善之与福。可分可合。分则菩提偏属善根。合则菩提亦可云福故。

【钞】问。宝积大本云。欲见无量寿佛者。应发无上菩提心。复当专念彼国。积集善根。则菩提善根。似为二事。今何直以善根属菩提心。答。彼但言善根。此乃云多善根。多之一字。非菩提心。何以当此。

【疏】问。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。此经之外。别有证据否。答。历历可证。如大悲大品等说。

【钞】证善根者。大悲经云。一称佛名。以是善根。入涅槃界。不可穷尽。又云。我灭度后。北天竺国。有比丘名祈婆伽。修习无量最胜善根。已而命终。生于西方过百千亿世界。无量寿佛国。以后成佛。号无垢光如来。又大庄严经论。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。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。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。佛自度之。即证道果。因告大众。此人无量劫前。为采薪人。猛虎逼极。大怖上树。称南无佛。以是善根。遇我得度。华严第十回向云。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。去来现在一切诸佛。而次云。以此念佛善根。凡此。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。

【演】以是善根入涅槃界。不可穷尽者。以称名善根。不与一切有为相应。乃增长无为。随顺无为之善根也。故入涅槃不可穷尽。譬如有人食少金刚。终竟不消。要当穿骨而出。称名功德直至涅槃。亦复如是。

修习无量最胜善根者。无量言其广大。最胜言其微妙。以称性之修。一修一切修。广无涯畔。妙不可测故。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。是横遍一切处。去来现在一切诸佛。是竖遍一切时。所谓一念一切念。一切念一念也。

【钞】证福德者。大品般若经云。若人散心念佛。亦得离苦。其福不尽。况定意念。称扬诸佛功德经云。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。一心信乐。持讽诵念。此人当得无量之福。永离三途。命终之后。往生彼刹。智论云。譬如有人初生堕地。即能日行千里。满一千岁。七宝奉佛。不如有人。于后恶世。一声称念阿弥陀佛。其福胜彼。增一阿含经云。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。若有称佛名号。如彀乳顷。功德过上。不可思议。凡此。皆持名为多福德之明证也。

【演】散心念佛。是著实忆持。著实体究。未入一心者。非如今人全不著意。徒事唇舌也。定意念佛。是既得事一心。而复于定心中。念念忆持。心心研究者。若是理一心。则是离念境界。既已无意。兼亦不止是定也。

一心信乐。是信愿二资。持讽诵念是行资。持而讽。诵而念。正用心之极。所谓口与心。声声相应。心与佛。步步不离也。此不往生谁复往生。

一声称念。其福胜彼者。此一声乃甚深之声,此一念乃最后之念。所谓知声相空。呼响不实。能称所称。皆不可得也。故云其福胜彼。

称佛名号。功德不可思议者。正以称名。无能称所称。不可思议故。若称名之心属藏通别者。便可思识矣。彀音遘。取牛乳也。

【钞】又宝积十九经云。时一比丘。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。心生贪著。而念生彼。佛言。不以爱恋之心。遂得往生。惟有植诸善本。修诸梵行。得生彼刹。善本即善根。梵行即福德。此又双显持名。为多善多福之明证也。诸经交赞。可弗信受。

【演】不以爱恋之心。遂得往生者。以爱恋之心是情识。不是智慧故。是但知取相。不知妙理故。是徒生好乐。未起真行故。

【疏】问。此土单修圆顿。不愿往生者。宁可谓之少善根耶。答。圆顿行人。虽悟一心。尚余后有。正宜求生彼国。亲近弥陀。拮老青公。皎然覆辙。若其自负圆人。不愿往生。当知亦是善根薄故。如华严中说。

【演】单修圆顿。不愿往生者。是宗门师德。直明真性不带纤尘。佛来也杀。魔来也杀。念佛一声。漱口三日者。宁可谓之少善根者。谓以持名为多善根。则此等师德。皆夙具般若灵根乃能尔也。宁可谓之少善根耶。

虽悟一心。尚余后有者。谓若悟而即证无生。是真善根深厚。任渠横说竖说。无所不可。教渠往东往西。真如说梦。若未得无生。而自负圆人。钝置净土。亦是善根浅鲜也。

拮老住京师四十年。常坐不卧。化后。只袄亦烧出舍利。以不修西方。生大富贵处。

青公即青草堂。年九十余。感曾家女人送供。即为其子。后官至宰相。覆辙者。汉贾谊云。前车既覆。后车当戒。

【钞】后有者。后阴也。即来生也。圆人见地。虽与佛齐。然而粗细无明。犹未尽除。恒沙性德。犹未悉备。有惑润生。宁无后有。既存后有。则有生方。不离六道。除彼已登实报。余或未免人天。而天上多欲。

人间杂苦。堕落者众。解脱者希。不生净土。而将焉往。

【演】粗细无明犹未尽者。细即根本。粗即枝末。圆人见与佛齐。惑全未破。以理虽顿悟。乘悟并消。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故。

恒沙性德犹未悉备者。德有性德修德。性德本具。修德修成。今云性德未备。以性从修也。以全性起修全修成性。修德未圆性德未备故。

除彼已登实报。余或未免人天者。能断无明证法身。生实报土。则超六道。若不然者。纵不堕恶趣。亦堕人天。焉无后有耶。或问曰。断无明证法身菩萨生实报者。迥超六道不必言矣。生方便有余者。亦超三界不受轮回。何但言除实报能免人天。不言除方便亦免人天耶。答。此章问答。单论圆人。圆人断无明者。即生实报。如未断无明。造至七信。虽生方便。所见之境与实报同。不同藏通二教体析之人。实生方便。故略而不言也。

【钞】拮老青公。俱称有悟。而拮老后身。耽恋富贵。青公后身。多历苦忧。皆繇不慕往生。自失善利。致使淹滞多生。旷菩提路。岂非善根凉薄。乃致如斯。言华严者。入法界品云。遮那会上。诸大声闻。不见佛者。以善根不同故。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。故知执持名号。愿见弥陀。诚多善根。大善根。最胜善根。不可思议善根也。

【演】以善根不同者。谓诸声闻悉觉真谛。未成就普贤行愿故。

修习见佛自在善根者。即忆念一切诸佛境界。普见法门。所谓于念念中悉能供养一切如来智波罗蜜。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等。今诸大声闻。本不修习。故不见佛也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出生一切法。是善根义。自性富有一切法。是福德义。

【演】自性出生一切法。是善根义者。根有出生义。今四圣六凡。色心依正。从自性生。以从理具起事造故。

自性富有一切。是福德者。福德有富有义。今四圣六凡。依正色心。自性本具。以彼事造。由理具故。

【钞】何期自性。能生万法。何期自性。本自具足。

二示正行

【经】舍利弗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闻说阿弥陀佛。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。若二日。若三日。若四日。若五日。若六日。若七日。一心不乱。

【疏】承上多善多福。乃生彼国。而善根难植。福德难修。况复云多。累劫劬劳。莫之能办。如宝积十心。华严十愿等。今有一法。直捷简易。即为多善多福。故显持名功德殊胜。

【钞】善根难植者。如前身子发大乘心。因婆罗门乞眼退失等。福德难修者。如涅槃三十四经云。五品心修十善。谓下。中。上。上中。上上。各十善而成五十。始修终修。方成百福。则福之不易修明矣。宝积十心者。一。于众生起大慈。无损害心。二。于众生起大悲。无逼恼心。三。于佛法不惜身命。乐守护心。乃至十。于诸佛舍离诸相。起随念心。具此十心。往生净土。

【演】起大慈无损害心者。谓于法界众生。与自性众生。咸欲与无上菩提觉法乐。无上涅槃寂静乐。是无损害心。

起大悲无逼恼心者。谓于有情世间。及五阴世间。皆欲拔境界逼迫之苦。烦恼缠缚之苦。是无逼恼心。

不惜身命乐守护者。约理则备修德而圆性德。约事则求半偈而舍全身。自利则如善财不避火坑。利他则如不轻甘受打掷。

舍离诸相者。是念诸佛实相身。即所谓色身非是佛。音声亦复然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也。起随念心者。随。顺也。谓顺理之念。即天台所谓安住中道。不为二边所动。名之为念也。

【钞】华严十愿者。一者礼敬诸佛。乃至十普皆回向。亦以此十生彼国土。以上皆菩萨广大智行。非可易植易修。今持名功德。就使十心未备。十愿未齐。净业一成。便生彼国。既得往生。此心此愿。自然成就。岂非多善根福德乎。不经迂曲。是谓直捷。无诸烦琐。是谓简易。直捷而深造。简易而广获。诸余法门之所不及。是谓殊胜。

【演】礼敬诸佛者。所有尽法界虚空界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我悉以清净三业。常修礼敬。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微尘数身。一一身遍礼不可说微尘数佛。

普皆回向者。从初礼拜乃至随顺。所有功德皆悉回向。尽法界一切众生。愿令常得安乐。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。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。皆速成就。

亦以此十生彼国土者。临命终时。唯此愿王。不相舍离。于一切时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

【疏】善男子女人者。善有二义。一是宿生善因。一是今生善类。男女者。通指缁素利钝。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。

【钞】宿生善因者。大本云。世间人民。前世为善。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。一闻佛名。慈心喜悦。志意清净。毛发耸然。泪即出者。或宿世曾行佛道。或他方佛所菩萨。固非凡人。则信心念佛者。皆宿修善本者也。

【演】一闻佛名慈心喜悦五句。以佛乃旷劫修慈为体故。佛乃断尽无明最清净故。佛乃迥出常流。万劫难闻故。今闻佛名即生慈心。乃至泪即出者。耳闻佛名心契佛心。如须达长者。因闻佛字。通身毛竖是也。今人闻佛名。泛尔寻常者。不知佛义。善根浅故。

【钞】今生善类者。如华严云。宁在诸恶趣。恒得闻佛名。不欲生善道。暂时不闻佛。夫不以人天为善。而以得闻佛名为善。则信心念佛者。皆善人之俦类也。

【演】宁受诸恶趣四句。恶趣热恼。善趣清凉。今宁受热恼。不欲清凉者。以有闻佛不闻佛之得失。而分损益故。恶道闻佛。如人涉坑坎险道。得现日月光明。善趣不闻佛。如人履平坦康庄。不见日月之光故。

【钞】缁素利钝者。净土法门。一切收摄。如大本云。其上辈者。舍家离俗而作沙门。亦有不舍家离俗者。即出家五众。在家二众也。但念佛者。俱得往生。是通缁素。又莲分九品。上该盛德菩萨。下及悠悠凡夫。乃至恶人等。但念佛者。亦得往生。是通利钝。又鬼畜地狱。雌雄牝牡。亦可均名男女。但念佛者。俱得往生。是通一切众生也。往生集中。稽古验今。颇载一二。愿详览焉。

【演】上该盛德菩萨。下及悠悠凡夫者。观经疏云。上品之人。始从习种。终至解行菩萨。中品者。从外凡十信以下。下品。即是今时悠悠凡夫。释云。十住名习种性。十行名性种性。十回向名道种性。此三十位总名解行。是别教内凡。十信即是外凡。悠悠凡夫是名字人。尚未伏惑。修行不精进者。

【疏】次文有三。谓弥陀名号。是标念境。执持一心。是明念法。一日七日。是克念期。

【演】念境者。即所观之理。念法。即能观之智。

【钞】非境。则法无所施。非法。则境为虚立。非期。则虽境胜法强。懈怠因循。功不速建。三事具故。能令净业决定成就。

【疏】标念境者。彼佛万德成就净土摄生。故以阿弥陀佛四字洪名。为所念之境。依之修行。有所诣故。

【演】万德成就净土摄生者。因修万行。果成万德。加以四十八愿。庄严净土。摄化众生。不同余故。

依之修行者。众生未能了悟自心。未得脱体无依。必须依境发心趣向有地。今依佛名。如龙得水。如虎靠山。有所诣故。

【钞】极乐依正。言佛便周。佛功德海。亦言名便周。故以四字名号为境。依于此境。而加执持。然后向往有地。诣。至也。谓至于彼国也。或谓心外无境。观心即足。何以境为。不知心境一如。亦复互发。先德谓有三昧直观三道。显本性佛。有三昧兼持咒。有三昧兼诵经。有三昧兼念佛等。今标念境。即是兼念佛三昧。皆助显本性之佛也。或直显。或助显。其致一也。况初学凡夫。障染浓厚。全资胜境。发我妙心。实为修行要术。不可忽也。

【演】言名便周者。以世间之名。名无得物之功。物无当名之实。名实不能相称。今佛名者。名外无实。实外无名。名实不二。故言名便周。

或谓下难云。三界唯心。万法唯识。心外无境。然则行人止应观心。何为观境乎。答云。汝但知心外无境。不知境外无心。心者全境之心。境者全心之境。既无心外之境。为心所照。亦无境外之心。能照于境。心境一如也。不独心境一如。亦复心境互发。先借西方假想之境。发我灵明妙心。以我灵明妙心。复发西方真境。以境发心。以心发境。重重互发互显。喻如磨镜。愈磨愈净。愈净愈磨也。又互发者。即妙宗所谓据乎心性。观彼依正。依正可彰。托彼依正。观于心性。心性易发也。

直观三道显本性佛者。三道即众生惑业苦也。本性乃三德秘藏。即法身般若解脱。众生迷三德秘藏。为惑业苦三道。诸佛悟惑业苦三道。为三德秘藏。故圆顿行人。不必离此三道。别观三德。观苦道即法身。幻化空身即法身故。观惑道即般若。贪嗔痴即诸佛不动智故。观业道即解脱。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。有三昧兼持咒者。谓不能直观本性者。更以异方便。助显第一义。如方等三昧兼持咒。法华三昧兼诵经。十六观。般舟三昧。及与此经。则兼念佛。谓之兼者。以理观为正。事行为助故。

或直显下或问云。直观助显功行不同。证果之时得无深浅。故云直观助显。虽云不同。直至成功无二无别。方便多门。归元无二故。

况初学下。谓所云助显皆久修上士。理观精纯。但假事为助。若初学凡夫障染浓厚。理观荒芜。全资弥陀胜境。发我灵明妙心。须于四字洪名。全身著倒。故知持名实为修行要术。不可忽也。

【疏】明念法者。谓既闻圣号。要在执持。执者。闻斯受之。勇猛果决。不摇夺故。持者。受斯守之。常永贞固。不遗忘故。

【演】闻斯受之者。谓闻斯殊胜法门。通身领荷。直下承当。勇往直前。不为他岐所动。

受斯守之者。谓领斯殊胜法门。终身依附。念念不离。与生俱生。不至中道而废也。

【钞】执持分释如上。单言持。则摄执。总之为专念不忘意也。又持复有数种。一者明持。谓出声称念。二者默持。谓无声密念。三者半明半默持。谓微动唇舌念。咒家名金刚持是也。又或记数持。或不记数持。具如密教中说。随便皆可。而各分事理。忆念无间。是谓事持。体究无间。是谓理持。下当详辩。以是为因。后一心不乱。亦有事理。其不解此意者。以念佛是被钝根。参禅乃能悟道。初机闻此。莫能自决。不知体究念佛。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。下疑情。意极相似。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。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倒。妙哉言乎。

【演】只消向一句弥陀著倒者。古云。南无阿弥陀佛。宗门头则公案等。是也。

【疏】又执持。即归命义。

【钞】归命者。梵语南无。解见前序。若不委身归命。焉能一心执持。故义同也。归复二义。亦如前序中说。一者归投义。执持名号。一心向往。即事一心。二者归元义。执持名号。还归一心。即理一心也。

【演】若不委身二句。谓若彻见念佛之妙。则自然不惜形骸。不顾身命。少有爱恋之心。则不能一心执持也。古云。假使筋断骨枯。我此工夫。决不退转。又云。假使热铁轮。在我顶上旋。终不以此苦。退失菩提心。

一者归投义下。谓前皈命有投义。今执持名号。一心向往。如鸟投林。如客投主。如游子伶仃。唯有思归一念。此但事相精勤。犹未明理。即事一心。二者归元义。谓执持名号。还归一心。则背尘合觉。返本还源。念念还归自心。即名归元。此则不唯事行。兼修理观。为理一心。

【疏】以上境法二中。复有三义。一者闻说佛名。是为闻慧。二者执受在怀。是为思慧。三者持守不忘。是为修慧。

【钞】闻慧者。阿弥陀佛。虽有无量功德。而此功德。非闻不知。非说不闻。故华严云。得无生慧。先赖多闻。又云。佛法无人说。虽慧不能了。或闻经论之所宣扬。或闻知识之所开示。一历耳根。永为道种。是之谓闻。而言慧者。闻即是慧。对木石说。顽不闻故。对愚人说。闻不餐采。如不闻故。故曰闻慧。

【演】非闻不知者。此界众生。于六根中耳根偏利。耳根闻声。意识了别方始得知故。非说不闻者。此土说法。唯释迦如来。如来演说。方始得闻故。

得无生慧二句。引证非闻不知。佛法无人说二句。引证非说不闻。

【钞】思慧者。既入乎耳。须存乎心。谛审谛观。是何法门。是何义理。是之谓思。而言慧者。思即是慧。禽畜虽闻。不解思故。愚人虽闻。入耳出口。不忆想故。故曰思慧。修慧者。既深思之。宜力行之。是之谓修。而言慧者。修即是慧。狂人虽思。敝精役神。不实践故。问。此指三慧。有何证据。答。佛地论云。菩萨履三妙慧。净土往还。释云。以闻思修。得入净土。故知念佛必有三慧。

【疏】复有三义。闻说佛名。心不疑贰。是之谓信。信已而执。心起乐欲。是之谓愿。愿已而持。心勤精进。是之谓行。

【钞】信。愿。行。下文中当辩。

【疏】名号者。阿弥陀佛四字洪名。不兼色像等。如文殊般若。及毗婆沙论中说。以色像等摄名中故。

【钞】不兼色像等者。正明此经专主执持名号也。文殊般若经云。佛告文殊。欲入一行三昧者。应处空闲。舍诸乱意。不取相貌。系心一佛。专称名字。随佛方所。端身正向。能于一佛念念相续。即是念中。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。念一佛功德。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。阿难所闻佛法。犹住量数。若得一行三昧。诸经法门。一一分别。皆悉了知。昼夜宣说。智慧辩才。终不断绝。阿难多闻辩才。百千等分。不及其一。龙树毗婆沙论云。佛法有无量门。如世间道。有难有易。易行疾至。应当念佛。称其名号。阿弥陀佛本愿如是。

【演】一行三昧者。经云法界一相。系缘法界。是名一行三昧。论云谓一切诸佛法身。与众生身平等无二。即名一行三昧。欲入是三昧者。应系心一佛。专称名字也。即是念中。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者。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也。诸佛法身。与众生心同体无二。今但见众生心。不见佛法身者。以未能离念故。修一行三昧者。念空真念。获自本心。则诸佛法身于中显现。如镜中像。古云。诸佛犹如净明镜。我心亦似摩尼珠。诸佛常来入我身。我身遍入诸佛躯。是也。

【钞】摄名中者二义。一者名必有相故。二者名相皆不离一心故。则一举佛名。正报依报摄无不尽。何疑色像。

【演】名必有相者。名为能召。相为所召。既称能召之名。必有所召之体故。

名相不离一心者。心为能现。名相为所现。既一心称名。得能现体。所现名相。无不摄故。

【疏】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。约有四障。四障破除。方能执持。乃至一心故。

【钞】障者。遮也。以此四种。遮障念心。不肯执持。故须破除。四障者。一谓即心是佛。何必舍己念彼。不知即佛是心。不妨念佛故。良繇即心是佛。岂不即佛是心。但执念心。不许念佛。则心佛是二。即义不成。是以念佛念心。两不碍故。二谓何不遍念诸佛。而唯念一佛。不知心专志一。乃成三昧故。良繇众生智浅。繁则不胜。故用志不分者神凝。役心多岐者功丧。如普广大士问佛。十方俱有佛土。何以独赞西方。佛言阎浮提人。心多杂乱。令其专心一境。乃得往生。以诸佛

同一法性身。念一佛。即念一切佛故。三谓佛佛可念。何不随念一佛。而必念阿弥陀佛。不知彼佛与诸众生。偏有因缘故。良繇彼佛名号。人所乐称。就令恶人。有时不觉失声念佛。乃至人逢善事。不觉念佛。欢喜赞叹。人逢恶事。及与苦难。不觉念佛。伤悲痛切。机感因缘。莫或使之而自然故。四谓何不念佛功德智慧。相好光明。而但念名号。不知持名。于末法中最逗机故。不思议故。逗机者。文殊般若经云。众生愚钝。观不能解。但令念声相续。自得往生。不思议者。如前所明一行三昧。则不但逗乎钝机。神用不测故。如遗教经言。心

者制之一处。无事不办。今制心佛号。而至一心。何可思议。

【疏】克念期者。一日至七日。是所克定之期要也。七日者。世出世问。重其事者。恒以七故。七日称佛。免地狱故。又七日之期。复有二义。各分利钝。又多则大本十日。声王十日。大集七七日。般舟九十日等。少则大本一日。观经十念等。言日者。以经天道晦明之一周故。

【演】复有二义各分利钝者。一者从散入定义。二者从定入散义。从散入定。则利者日少。钝者日多。从定入散。则利者日多。钝者日少。

【钞】期要者。若据如来得菩提。实不系于日。则非日非劫。焉有七日。若据菩萨修行。动经尘劫。则无穷无尽。何止七日。今立期要者。以末法众生修诸功德。精进恒难。废弛恒易。应须克限。乃发胜心也。

【演】如来得菩提。不系于日者。经云众生各自谓佛某日成道。如来得菩提。实不系于日。以日者时也。依色心分位假立。无有自体故。百法中时。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摄。今如来得菩提。坐断三际何有于时。时者皆众生妄想分别也。故经云。一念普观无量劫。无去无来亦无住。如是了知三世佛。超诸方便成十力。

【钞】七为世重者。如礼忏曰七夜。持咒曰七遍。此经栏网行树曰七重。乃至国家祀祖曰七庙。教民曰七年。竭诚曰七日斋戒之类。是也。

【演】七庙者。礼记云。天子七庙。三昭三穆。与太祖之庙。共为七。

【钞】免地狱者。经律异相云。有王害父。七日当堕地狱。一尊者教其称南无佛。王便一心称佛。七日不懈。命终。至地狱门。称南无佛。遍狱罪人。皆得解脱。利钝者。有谓利根一日。钝或至七。今谓利钝二根。各一至七。利根者。性敏捷故。一日功成。即得一心。便无所乱。其稍钝者。或二或三。乃至七日。方得纯一。亦有利根。经于七日。端然一心。终不少乱。其稍钝者。仅六仅五。乃至一日。或便散乱。是故各有利钝。不应偏属。

【演】利钝二根。各一至七者。若从散至定。则利根一日。钝或至七。若从定归散。则钝根一日。利或至七。利根者性敏下。正是从散入定。亦有利根经于下。正是从定入散。此两段申明利钝二根。各一至七也。

【钞】十日者。大本云。斋戒清净。一心常念。十昼夜不绝者。命终必生我刹。又鼓音王经云。若受持彼佛名号。坚固其心。忆念不忘。十日十夜。除舍散乱。必得见彼阿弥陀佛。七七日者。大集经云。若人专念一方佛。或行或坐。至七七日。现身见佛。即得往生。九十日者。般舟三昧经云。若人自誓。九十日中常行常立。一心系念。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。又文殊般若云。九十日中。端坐西向。专念于佛。即成三昧。一日者。大本法藏愿云。一心系念于我。虽止一昼夜不绝。必生我刹。十念者。观经下下品云。其人苦迫。不遑念佛。十声称佛等。则知一日至七。随日多少。皆往生期。顾力行何如耳。晦明一周者。从子至午。乃自晦而明。从午至子。乃自明而晦。是为天道一昼夜。夫心固刹那生灭。况昼夜乎。于此一心。所谓二六时中。念念无间者也。

【疏】又此七日。不必定是临终七日。以平时有如是定力者。必生彼国。

【钞】平时者。恐人执七日之文。谓必一日至七而使命终。方名七日。故言或临终。或平时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。皆得往生也。所谓闲时办。忙时用。后至命终。因果相符。必生彼国。

【疏】一心不乱。言执持之极也。是为一经要旨。

【钞】心者。拣口诵而心不念也。一者。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。不乱者。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。一心不乱。净业之能事毕矣。

【演】口诵而心不念者。口诵佛名。心驰万境。是为读佛。非念佛也。以念从心故。心虽念而念不一者。虽心念佛。净秽交驰。是虽念佛。非一心也。以一心者纯净故。念虽一而有时不一者。虽少时一心。后复还乱。所谓朝则勤。而暮则怠。一日暴之。十日寒之。是虽一心还复乱也。以不乱在无间故。皆非净业之能事也。

【疏】释此四字。先总明大意。次乃详陈事理。大意谓一乱是正反语。正语一心。反语不乱。

【钞】一则不乱。乱则不一。有其一心。无其乱心。故云正反。如言纯一不杂。精一无二之类。是也。华严十回向第四文云。所谓不乱回向。一心回向。释云一心者。专注正境也。不乱者。不生妄念也。专注不妄。即正反意。

【疏】次明事理者。如来一语。事理双备。故同名一心。有事有理。如大本云。一心系念。正所谓一心不乱也。而事理各别。初事一心者。如前忆念。念念相续。无有二念。信力成就。名事一心。属定门摄。未有慧故。

【演】事理双备者。如来以权实二智。证真俗二谛之理。凡说法时不离二谛。依俗谛说法故有事。依真谛说法故有理。所依之谛。真俗不二。故一字一语。事理双备也。

信力成就者。事一心人。不修理观。唯凭信力。如水清珠。能清浊水。古云。清珠投于浊水。浊水不得不清。佛念投于散心。散心不得不一。

属定门摄者。定有世出世。与大小乘。及事理诸禅定不同。而要之定者无散之谓。今念念相续。无有二念。则心不散乱。故属定摄。然彼体究无间。至如静夜钟声。澄潭月影。若未得冷灰豆爆。囫地一声。亦属定摄。亦即是事一心。而疏钞专以事一属忆念。亦一乱言耳。

未有慧故者。以即就忆念无间。念到连念脱落。顿入无念即属慧门。古云。只一直念去。亦有悟日是也。今工夫始成片段。尚未契入本心。故止属定门也。

【钞】前执持中。以忆念体究。略分二种。忆念者。闻佛名号。常忆常念。以心缘历。字字分明。前句后句。相续不断。行住坐卧。唯此一念。无第二念。不为贪嗔烦恼诸念之所杂乱。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。空闲寂寞。而一其心。在众烦恼。而一其心。乃至褒讪利失。善恶等处。皆一其心者。是也。事上即得。理上未彻。惟得信力。未见道故。名事一心也。言定者。以伏妄故。无慧者。以未能破妄故。

【演】以心缘历。字字分明者。此是心念。不同前口念而心不念也。前句后句相续不断。乃至无第二念者。此是一心念。不同前心虽念。而念不一也。不为贪嗔烦恼之所杂乱。此是一心不乱。不同前念虽一。而有时不一也。

又以心缘历。字字分明。是一句不乱。前句后句相续不断。是多句不乱。不为贪嗔等杂乱。是对境不乱也。成具下。引证不乱。

言定者四句。定能伏妄。慧能破妄。伏则如石压草。如绳缚贼。暂时不动。根犹在故。破则如锄斩草。如刀杀贼。究竟不动以无根故。

【疏】理一心者。如前体究。获自本心。故名一心。于中复二。一者了知能念所念。更非二物。唯一心故。二者非有非无。非亦有亦无。非非有非无。离于四句。唯一心故。此纯理观。不专事相。观力成就。名理一心。属慧门摄。兼得定故。

【演】能念所念更非二物者。以所念者佛。是即本觉之理。能念者心。是即始觉之智。若能始本合一。方了能所不二。天台云。谛观名别。其体不殊。性三为谛。修三为观。修性既融。能所莫得。是也。

离于四句。唯是一心者。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。以无虚妄心念故。所谓真如自性。非有相。非无相。非非有非无相。非有无俱相。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。念念分别。皆不相应。故说为空。若离妄心。实无可空故。

无心无念空慧相应。故属慧门。诸妄消亡。故兼得定。

【钞】体究者。闻佛名号。不惟忆念。即念反观。体察究审。鞫其根源。体究之极。于自本心。忽然契合。中二义者。初即如智不二。能念心外。无有佛为我所念。是智外无如。所念佛外。无有心能念于佛。是如外无智。非如非智。故惟一心。二即寂照难思。若言其有。则能念之心。本体自空。所念之佛。了不可得。若言其无。则能念之心。灵灵不昧。所念之佛。历历分明。若言亦有亦无。则有念无念俱泯。若言非有非无。则有念无念俱存。非有则常寂。非无则常照。非双亦。非双非。则不寂不照。而照而寂。言思路绝。无可名状。故唯一心。斯则能所情消。有无见尽。清净本然之体。更有何法而为杂乱。以见谛故。名理一心也。言慧者。能照妄故。兼定者。照妄本空。妄自伏故。又照能破妄。不但伏故。

【演】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者。谓一念未生前。佛在何所。因心起念故佛境现前。则所念之佛。因能念之心而有。若离能念之心。亦无所念之佛。则佛境从缘无有自性。

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者。谓佛境未现之前。心在何所。因闻所念之佛。乃引生能念之心。则能念之心。因所念之佛而有。若离所念之佛。亦无能念之心。则心亦从缘无有自性。

智外无如者。心者是智。佛者是如。心外无佛。是智外无如也。此乃夺境不夺人。古云。上园花已谢。车马尚骈填。是也。

如外无智者。既佛外无心。是如外无智也。此乃夺人不夺境。古云。是处有芳草。满城无故人。是也。

非如非智。故唯一心者。智外无如。以智夺如故非如。如外无智。以如夺智故非智。互夺两忘。则非如非智。故唯一心。此人境双夺。古云。云散水流去。寂然天地空。又云。人牛俱不见。正是月明时。是也。

若言其有五句。谓能念之心。因所念之佛而有。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。所念之佛。因能念之心而有。则所念之佛了不可得。以心缘境。从无自性。故有非有也。此为空观。

若言其无五句。谓因所念之佛。引生能念之心。则能念之心惺惺不昧。因能念之心。引生所念之佛。则所念之佛历历分明。以性空之处。不碍缘生。故无非无也。此为假观。

若言亦有亦无二句。谓若双执有无。则正当本体自空。了不可得时。又灵灵不昧。历历分明。以有夺无也。正当灵灵不昧。历历分明时。又本体自空了不可得。以无夺有也。互夺两亡。则有无双泯。此双遮二边之中道观也。

若言非有非无二句。谓若双破有无。则因本体自空。了不可得。故得灵灵不昧历历分明。因无成有也。因灵灵不昧历历分明。故得本体自空了不可得。因有成无也。互成双立。则有无俱存。此双照二边之中道观也。

有无四句是病。三观是药。若四句既离。则三观亦绝。此中有即俗谛。无即真谛。双亦双非即中道第一义谛。举一即三。言三即一。皆如境也。故云般若如火聚。四面不可入。又云般若如清凉池。四面皆可入也。

非有则常寂下九句。结归寂照难思。

斯则下总结上二。能所情消。即如智不二。有无见尽。即寂照难思。见谛。即三谛圆融理。

【疏】又教分四种念佛。从浅至深。此居最始。虽后后深于前前。实前前彻于后后。以理一心。即实相故。

【钞】四种如前序中说。一称名。二观像。三观想。四实相。称名者。即今经。观像者。谓设立尊像。注目观瞻。如法华云。起立合掌。一心观佛。即观相好光明现在之佛也。若优填王。以栴檀作世尊像。即观泥木金铜铸造之佛也。故云观像。观想者。谓以我心目。想彼如来。即观佛三昧经。十六观经所说。是也。实相者。即念自性天真之佛。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。亦复离言说相。离名字相。离心缘相。是名实相。所谓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随意即见。是也。此之四者。虽同名念佛。前浅后深。持名虽在初门。其实意含无尽。事一心则浅。理一心则深。即事即理。则即浅即深。故曰彻前彻后。所以者何。理一心者.一心即是实相。则最初即是最后故。

【演】如法华下。谓观像通二种。一真佛。二像佛也。引法华证。观现在真佛。引优填证。观现在像佛。栴檀像者。世尊成道后尝往忉利天宫为母说法。优填王欲觐佛而不可得。乃请目连尊者。带三十二匠。往彼天宫。各说一相。还来人间。用栴檀香木刻世尊像。观瞻礼拜。

以我心目者。观经云。其光相好。及与化佛。不可具说。但当忆想。令心眼见。见此事者。即见十方一切诸佛。故名念佛三昧。

想彼如来者。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。心想佛时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。八十随形好。故当想彼如来。所谓以法界心。观法界境。生于法界依正色心也。

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者。对上三种念佛。持名是生灭相。经云。诸行是无常。念

性元生灭故。亲像是空有相。对像则有。离像是无故。观想是能所相。有能观之心。所观之境故。

又前三。皆不离生灭有空能所等相。又前三。皆不离言说相。名字相。心缘相。今实相之佛。过去无始。未来无终。无生灭相。一尘不立处。万法齐彰。无空有相。照体独立。绝诸对待。无能所相。又复言语道断。心行处灭。词丧虑亡。离言说名字心缘等相。是无相不相。名为实相也。

我若欲见阿弥陀佛随意即见。是华严解脱长者所说。以此证实相者。以长者已能了知自性。如影响梦幻。所见诸佛。皆由自心。故经文云。善男子。我见如是等十方佛刹微尘数如来。彼诸如来不来至此。我不往彼。我若欲见安乐世界。阿弥陀如来。随意即见。知一切佛及与我心。悉皆如梦。知一切佛犹如影像。自心如水。知一切佛所有色相。及以自心。悉皆如幻。悉皆如响。我如是知。如是忆念。所见诸佛皆由自心。

又以此证实相者。以如实空。方能不空。如实不空。方显真空。自非远离诸相。焉能随意现相。自非随意现相。莫显远离诸相也。

彻前彻后者。理即事故彻前。事即理故彻后。

理一心即寅相者。如上所言理一心者。则能所情消。有无见尽。离生灭空有等相。故即实相也。

【钞】问。岂得称名便成实相。答。实相云者。非必灭除诸相。盖即相而无相也。经云。治世语言。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云何万德洪名。不及治世一语。一称南无佛。皆已成佛道。何况今名理一心也。又观经第九。观佛相好疏。直谓观佛法身。相好既即法身。名号何非实相。

【演】岂得称名便成实相者。以称名念佛。念念起灭。是生灭相。念时则有。不念则无。是空有相。能念是心。所念是佛。是能所相。称佛名号。以心缘历。是言说名字心缘等相。何言即实相耶。答曰。谓实相者。非为灭除诸相。而谈实相。即相无相。名实相也。

治世语言。皆与实相不违背者。以证意实相。则诸所说法无非实相。故不相违背。虽说俗事。亦顺正法也。经云。以是清净意根。乃至闻一偈一句。通达无量无边之义。能演说一句一偈。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。诸所说法。随其义趣。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若说俗间经书。治世语言。资生业等。皆顺正法。

一称南无佛。皆已成佛道者。以乱心称佛是为最易。而皆成佛道。信乎道无难易。颠沛造次。无非妙法。无非第一义也。

直谓观佛法身者。谓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身。是实报身。名为尊特。亦名胜应。而特名法身者。为成行人圆妙境也。良以报应属修。法身是性。若渐教说。别起报应二修。庄严法身一性。若顿教诠报应二修。全是性具法身一性。举体起修。故得全性成修。全修在性。三身融妙。指一即三也。是知圆人修行。无行不圆。圆人对法。无法不妙。即一句弥陀。当体即空即假即中。当体即念自性天真之佛。而念实无念。是无生灭相。寂照难思。是无空有相。如智不二。是无能所相。不可思议。是无言说心缘等相。名号何非实相也。

【疏】又理一心。正文殊一行三昧。及华严一行念佛。一时念佛。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。及诸经中说。

【钞】文殊一行者。以般若智专持佛名。详见前文。

【演】般若智者。即自在决定解力。信眼清净。智光照耀。普观境界。离一切障。善巧观察。普眼明彻也。

此般若智。通已证未证。未证即是一心三观。已证即是一心三智。三智是果。三观是因。果在一心。因岂前后。因果不二。方曰圆修。故般若智通证未证也。若以般若智专持佛名。似属未证。何以故。若已证一心三智。则已入圆住别地。已证无生。不消更用求生。恐亦不必专持矣。今以般若智专持佛名者。乃是别向及圆信以下。更以异方便。助显第一义。据乎妙心称彼名号。托彼名号发我妙心也。妙心一发。即三智实在一心中得。一行三昧斯成就矣。

【钞】华严一行者。德云比丘示念佛法门疏云。一行三昧。观其法身。以如为境。无境非佛。又修念佛三昧。多约渐修。谓先化身。次报身。次法身。今则一时而修。不历次第。一行不二行。一时不二时。故曰即理一心也。

【演】德云比丘。示念佛法门者。初云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。智慧光明普见法门。继复示智光普照念佛门。乃至第二十一住虚空念佛门。德云比丘下。是先释一行念佛。又修念佛下。是次释一时念佛。以如为境。无境非佛者。释上观其法身也。法身即如如之理。若以如如之理。为所观境。则真如遍一切处。遍一切处皆佛境也。此则以般若智照法界境。故云一行念佛。

先化次报次法者。未达唯心。依事识观佛化身。已达唯心。依业识观佛报身。能断无明。次依般若观佛法身。今则一时而修。不历次第。何者。化身是用。报身是智。法身是理。智外无如。故报即法。如外无智。故法即报。体外无用。故法报即应。用外无体。故应即法报。举一即三。言三即一故。

又一时而修者。圆人不独随观一身即是三身。但趣举一尘三身具足。所谓此观微妙。即一而三。即三而一。一观一切观。一切观一观。非一非一切。如此之观摄一切观也。

【钞】起信真如者。论云。若观彼佛真如法身。常勤修习。毕竟得生。住正定故。

【演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者。能观即是一心三观。所观即是三谛一境。谓之观彼佛者。是托彼果佛圆明之体。显我众生性德之佛也。

毕竟得生住正定者。往生之人。约有三位。一如莲花未开时。信行未满。未名不退。但以处无退缘。故称不退。二信位满足以去。花开见佛。入十住位。得少分见法身。住正定位也。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以去。证遍满法身。生无边佛土。如佛记龙树菩萨等。住初地生净土等也。此中毕竟等。是后二位。

【钞】又摩诃般若经云。菩萨念佛。不以色念。乃至不以四智。十八不共法念。何以故。是诸法自性空故。自性空。则无所念。无所念。是为念佛。

【演】不以色念。是不念相好之色。不以四智十八法念。是不念功德之心。诸法自性空者。以佛无别色心功德。唯有如如理。及如如智独存故。无所念是为念佛者。华严云。性空即是佛。金刚云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佛以无境为境。则念以无念为念也。

【钞】又观佛三昧海经。佛示阿难云。住念佛者。心印不坏。释曰。谛了自心。名为观佛。不为境乱。名为三昧。一体不移。名为心印等。又舍利弗陀罗尼经云。唯修一心念佛。皆理一心义也。

【演】谛了自心名为观佛者。自心者即法身也。谛了法身方为观佛。外求有相佛。与我不相干。不为境乱。名为三昧者。三昧之言正受也。会境归心。无境可乱。方名正定也。一体不移。名为心印者。唯一真心充遍法界。湛然常住。方名心印不坏也。

【疏】又虽云一心。实则观经三心。起信三心。论三心。乃至华严十心。宝积十心。无不具故。又净名八法。亦一心故。德云二十一念佛门。亦不出此理一心故。

【演】虽云一心者。前以一心。为一行一时等。若只以一对一。便堕数矣。然法身无为不堕诸数。虽云一心。实则一切诸心无不摄故。

【钞】观经三心者。一者至诚心。二者深心。三者回向发愿心。与起信三心。名殊理一。良以至诚心者。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。而此一心不乱。

更无虚妄。更无迁流。随顺真如故。

【演】至诚心者。至之言专。诚之言实。深心者。佛果深高。以心往求。故曰深心。亦从深理生。亦从厚乐善根生。虽有三义而不相舍。求高深果。须见深理。欲契深理。须厚乐善根。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。同向发愿心者。以真如实念。趣果善心。二心功德。善巧回向。愿生净土。速证法忍。广拔一切众生苦恼。

起信三心者。一者直心。正念真如法故。谓向理之心。别无岐路。此即二行之本。二者深心。乐集一切诸善行故。谓修具万德。同向心源。即自利行本。三者大悲心。欲拔一切众苦故。谓广拔众苦。令得菩提。即利他行本。妙行虽广。三行皆收。

名殊理一者。是以经论配合至诚心。即起信正念真如。不念真如。岂名专实。今此一心无虚妄即真。无迁流即如。即正念真如故。

【钞】深心者。即起信乐集一切善根。而此一心不乱。万善同归故。

【演】深心。即起信乐集一切善行。以不集万行。岂名立行依理求果。今此一心万善同归。即乐集一切善行故。

【钞】回向发愿者。即起信度尽一切众生。而此一心不乱。顿融物我故。

【演】回向发愿。即起信大悲拔苦。如不拔苦众生。岂名回向发愿。今此一心顿圆物我。即大悲拔苦故。

【钞】论明三心。一。清净心。而此一心。垢无不尽故。二。安清净心。而此一心。理无不具故。三。乐清净心。而此一心。慈无不摄故。与上二种三心。正相配合也。

【演】一清净心者。万善皆空。纤尘不立故。直契真如心也。二安清净心者。若一行不圆。菩萨之心则不安隐。安者满足万善故。广修万行心也。三乐清净心者。若一有情未度。菩萨之心则不喜乐。乐者广度有情故。此普度众生心也。

垢无不尽者。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。又既入理一。则见思尘沙无明无不尽故。

理无不具者。本具恒沙功德故。又既入理一。则此一心中。顿舍万缘。即布施。乃至此一心中。灵灵不昧。即智慧等故。慈无不摄者。一心即无缘慈体。广摄有情故。又既入理一。自然不舍法界遍入尘劳故。

【钞】华严十心者。菩萨十念藏。具明十种念佛。一寂静念。二清净念。乃至十无障碍念。今一心则不动。是寂静念。一心则不染。是清净念。一心则同乎法界。是无障碍念。

【演】华严十种念佛者。一寂静念。诸佛本来寂静。众生心中喧杂。何名念佛。若能寂静。即是念佛。二清净念。诸佛本来清净。众生心污染。何名念佛。若能清净。即是念佛。三不竭念。四明彻念。五离尘念。六离种种尘念。七离垢念。八光耀念。九可爱乐念。十无障碍念。诸佛本来尘尘涉入。刹刹圆通。众生心中多障。何名念佛。若去其障碍。即是念佛。

【钞】宝积十心者。解见前文。前谓十心难具。今谓心既一矣。慈悲喜舍。百千种心。何所不具。净名八法者。菩萨成就八法。行无疮疣。生于净土。而第八结云。恒以一心求诸功德。今既一心。百千种法。何所不具。

【演】净名八法者。一。饶益众生。而不望报。二。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。所作功德尽以施之。三。等心众生谦下无碍。于诸菩萨视之如佛。四。所未闻经。闻之无疑。五。不与声闻而相违背。六不嫉彼供。不高己利。而于其中调伏其心。七。常省己过。不讼彼短。八。恒以一心。求诸功德。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者。疮疣。玉之瑕。身之疵也。如既益众生菩萨之善行也。苟或望报则疮疣矣。至求诸功德菩萨之善行也。苟不一心则疮疣矣。修此八行。去此八疵。诚为清净之行而得生净土也。

【钞】德云念佛门者。华严入法界品。德云比丘告善财言。我得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。而复开二十一门。起于智光普照。终于住虚空。今谓心外无境界。心外无智照。心外无虚空。故不出一心。悉皆具足。那先经云。诸善之中。独有一心。最为第一。一其心者。诸善随之。正此意也。

【演】我得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者。诸佛境界。指所观境。言一切者。横遍竖穷故。智慧光明。指能观之智。普见法门。即收前二。以结其名。谓以智慧。观诸佛境界。即名普见也。

二十一念佛门者。一。智光普照。二。令一切众生。三。令安住力。四。令安住法。五。照耀诸方。六。入不可见处。七。住于诸劫。八。住一切时。九。住一切刹。十。住一切世。十一。住一切境。十二。住寂灭。十三。住远离。十四。住广大。十五。住微细。十六。住庄严。十七。住能事。十八。住自在心。十九。住自业。二十。住神变。二十一。住虚空。智光普照者。常见一切诸佛国土。种种宫殿悉严净故。住虚空者。观察如来所有身云。庄严法界虚空界故。心外无境界者。谓一心不乱。即是诸佛境界。心外别无佛境界故。心外无智照者。谓一心不乱。即是智光普照悉皆严净。心外别无智光照故。心外无虚空者。谓一心不乱。即是庄严法界。及虚空界。心外别无住虚空故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。即作是二义故。

【钞】观经云。心想佛时。是心作佛。是心是佛。今谓此经一心持名。繇此一心。终当作佛。从因至果。名之曰作。即此一心。全体是佛。非因非果。名之曰是。

【演】心想佛时。是心作佛者。观经云。汝等心想佛时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。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。是心是佛。

今释是心作佛者。作有二义。一。净心能感他方应佛。故名是心作佛。即疏文所谓佛本是无。心净故有也。二。三昧能成己之果佛。故名是心作佛。即疏文所谓亦因三昧心终成作佛也。初作他佛。次作己佛。此约能感能成。释作也。

是心是佛者。是亦二义。一。心即应佛。故名是心是佛。即疏文所谓向闻佛本是无。心净故有。便谓条然有异。故言即是应佛。心外无佛也。二。心即果佛。故名是心是佛。即疏文所谓亦无佛之因也。初是应佛。二是果佛。此约即应即果释是也。

若论作是之义者。即不思议三观也。何者。以明心作佛故。显非性德。自然有佛。以明心是佛故。显非修德。因缘成佛。即是而作。故全性成修。则泯一切自然之性。即作而是。故全修即性。则泯一切因缘之性。若其然者。何思不绝。何议不忘。

既以作是绝乎思议。复以作是显于三观。以若破若立。皆名为作。空假二观也。不破不立。名之为是。中道观也。全是而作。则三谛俱破。三谛俱立。名一空一切空。名一假一切假也。全作而是。则于三谛俱非破非立。名一中一切中也。即中之空假名作。能破三惑能立三法。故感他佛。三身圆应。能成我心三身当果。即空假之中名是。则全惑即智。全障即德。故心是应佛。心是果佛。故知。作是一心修者。乃不思议三观也。

由此一心终当作佛四句。一心即不生灭因地心也。由此因心。终成果觉。故始从信解。终至行证。等觉还源。直至如来妙庄严海。故名作也。

即此一心。全体是佛四句。一心即真如法性身也。本无修证。不涉程途。全体是佛。若言是因。对果言因。既无当果。因是谁因。若言是果。对因言果。既无前因。果是谁果。故名是也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。即定中之定故。

【钞】定中定者。以定散判之。修余少善福者。散善也。一心不乱者。定善也。又以一心而分定散。事一心者。定善中之散善也。理一心者。定善中之定善也。

【演】修余少善名散者。以人天小果有漏之因。是散心修善。故名散善。一心不乱名定者。心缘一境。无有异念。故言定善。

一心复分定散者。事一心者。虽心缘一境。犹属识心。所缘之境。念念迁流。能缘之心。新新不住。对前散心。故名曰定。对后理一。犹名为散。定善中散善也。理一心者。见诸法实相。以不生灭心契真常之理。本自不动。本自寂灭。定善中之定善也。

事一心者。犹未离六识。故为定中散。理一心者。则是常住真心。故为定中定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。即菩萨念佛三昧故。

【演】即菩萨念佛者。以有凡夫念佛三昧。二乘念佛三昧。今是菩萨念佛三昧故。

【钞】或疑佛说菩萨念佛三昧经。其间并无信愿往生等语。惟言正念诸法实相。是名念佛。似与此经意相戾。今谓彼却专主理。此兼理事。理一心者。念而无念。即实相也。盖彼以无念正入。此以有念巧入。作用稍别。究竟不殊。是故同名念佛三昧。

【演】惟言正念实相者。以不念有。不念空。不念二边。不念中道故。

今谓彼专下。谓彼经并无信愿往生等语者。以正念实相专主理故。此经有信愿往生者。兼事理故。事一心则不相同。若理一心。正彼正念实相也。盖彼下释疑。恐疑云。二经同一念佛三昧。而有专理兼事之不同者。何也。盖彼为能离念者。以无念正入。此为不能离念者。以有念巧入。虽为因不同。同归无念。究竟不别也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。即达摩直指之禅故。

【钞】寻常说禅者讳净土。今谓达摩说禅。直指灵知之自性也。此理一心。正灵知自性故。门庭施设不同。而所证无两心也。善哉中峰之言曰。禅者。净土之禅。净土者。禅之净土也。有味乎言之也。或谓直指之禅。不立文字。今持名号。若为会同。不知传法以四句之偈。印心以四卷之经。较之四字名号。文更繁矣。盖非以断灭文字为不立也。不即文字。不离文字。达者契之。

【演】直指灵知者。波罗提云。在眼曰见。在耳曰闻。在手执捉。在足运奔。悟之则为佛性。迷之则为精魂是也。又荷泽云。知之一字。众妙之门。永嘉云。不须知知。但知而已等。

门庭施设不同者。净土法门。有净有秽。有佛有生。是约建立门。禅宗法门。则净秽双非。生佛不立。是约扫荡门。

所证无两心者。彼一切尽扫者。顿除妄想。直显灵知。此一切建立者。使成三昧。亦悟灵知。故古云。参禅本为超生死。念佛亦因脱死生。但向一边挨得入。两条门路不多争。

传法四句者。初祖云。吾本来兹土。传法度迷情。一花开五叶。结果自然成。印心四卷者。初祖付二祖曰。吾有楞伽四卷亦付与汝。即是如来心要法门。令诸众生开示悟入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。当知心王心所。无不一故。

【钞】王所解见前文。此之八者。及五十一。纷然不齐。杂然竞起。而言无不一者。良繇王所虽多。溯流穷源。不出一心。今念佛人。初以耳识闻彼佛名。次以意识专注忆念。以专念故。总摄六根。眼鼻舌身。如是六识。皆悉不行。念之不已。念极而忘。所谓恒审思量者。其思寂焉。忘之不已。忘极而化。所谓真妄和合者。其妄消焉。则七识八识亦悉不行。主既不存。从者焉附。其五十一又何论也。当尔之时。巨浪微波。咸成止水。浓云薄雾。尽作澄空。唯是一心。更无余法。故云无不一也。

【演】纷然不齐者。约善恶无记三性说。以三性自体迥异故。杂然竞起者。约八识缘境不同说。以眼识缘色。耳识缘声。赖耶缘根身器界故。

溯流穷源不出一心者。始从清净心中。无明妄动。转成赖耶。次从赖耶。转出前七。心王既起。心所随行。次第引生五十一种。如从源出流也。今溯流及源者。则心所不离心王。心王不起。心所不生故。心王不离妙心。妙心不动。心王不现故。

恒审思量者。指七识也。此识恒常。审推思察量度。第八见分为我故。恒之与审。于八识中四句分别。一恒而非审。谓第八识不执我。无间断故。二审而非恒。谓第六识以执我。间断故。三非恒非审。谓前五识不执我。多间断故。四亦恒亦审。谓第七识执我。无断故。真妄和合者。指赖耶也。起信云。不生不灭。与生灭和合。非一非异。名为阿赖耶识。释曰不生不灭者。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。动作生灭不相离故。故云和合。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如合。谓生灭之心。心之生灭无二相故。真如全体动故。心与生灭非异。而恒不变真性故。心与生灭非一也。念极而忘者。忘谓人法双亡。是六识脱落。而七识随六识用事。六识既脱。则七识自然不行。故恒审思量者。其思寂焉。

忘极而化者。化谓空空亦空。是识阴尽。罔象虚无。颠倒妄想。皆净尽无余故。真妄和合者。其妄消焉。

巨浪微波。咸成止水者。巨浪指前七识心心所。楞伽云。譬如巨海浪。斯由猛风起。洪波鼓冥壑。无有断绝时。微波指第八识心心所。楞严云。如急流水。望如恬静。流急不见。非是无流。

浓云薄雾。尽作澄空者。浓云喻前七心心所。以前七粗重。障真重故。薄雾喻第八心心所。以第八微细。障真轻故。

【疏】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。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良繇正指理一心故。如法华三昧中说。

【钞】人有疑言。罪既多劫。业重障深。久勤忏摩。渐积功德。庶可消亡。而念佛一声。灭多劫罪。因微果巨。固所不信。今谓至心者。即一心也。若事一心。虽能灭罪。为力稍疏。罪将复现。多多之念。止可灭少少之愆。此之至心。正属理一。一心既朗。积妄顿空。喻如千年闇室。岂以一灯。闇不速灭。故一称南无佛。皆已成佛道。不独妙法莲华有之。

【演】若事一心下。或问云。此之至心。或指事一心。亦未可知。焉知是理耶。故云事一心虽亦灭罪。如石压草。如冰夹鱼。冰泮则鱼游。石去则草长。定力已过。罪将复现。理一心者一心既朗。罪性皆空。以般若智了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故。指理一心也。

【钞】法华三昧观经云。十方众生。一称南无佛者。皆当作佛。惟一大乘。无有二三。一切诸法。一相一门。所谓无生无灭。毕竟空相。习如是观。五欲自断。五盖自除。五根增长。即得禅定。禅曰。一称成佛者。归命一心。无不成佛。以离自心一相一门外。更无有法可作皈依。毕竟空寂。如是观者。五欲自断。乃至六度万行。悉皆成就。如上所说。非理一心而何。又佛名经云。一闻佛名。灭无量劫生死之罪。一闻则不待称念。无量则不止八十亿劫。因弥约而果弥广。非理一心。安得致此。但患心之不一。何虑罪之不灭。

【演】十方众生下五句。明称佛功胜。唯一大乘。一切诸法二句。出其所以。谓何故一称佛时。皆当作佛。唯一大乘耶。曰以一切诸法。唯一相不二相。一行不二行。故唯一乘。所谓二句。转释一相。习如是观五句。明利益。一相。即毕竟空相。离一切诸相。故名一相。一门。即法华中。唯有一门。而复狭小。无生无灭。即华严所谓。一切法无生。一切法无灭。若能如是解。诸佛常现前。毕竟空相。以破诸法毕竟净尽。名为毕竟。又解毕竟名为终竟。观是终竟之法。亦不可得。则不执有究竟之法。名为毕竟空。故法华云。乃至究竟涅槃。常寂灭相。终归于空也。五欲即五尘。以能动人欲心。故遂名欲。五盖。即贪嗔痴。睡眠。掉悔。此五能覆盖真性。障诸禅定。故名曰盖。五根。即信。念。进。定。慧。禅定。即百八三昧等。法界初门云。以是空慧。照诸禅定。种种法门。无染无著。则能出生诸菩萨百八三昧等。

归命一心者。南无即归命。佛即是心也。

一闻佛名。闻字是心闻。即若闻首题名字。所得功德。不可限量之闻。又即心闻洞十方。生于大因力之闻。

【疏】故知古人知见不普之论。乃至定心专心之辨。良繇且就事之一心。非理一故。

【钞】知见不普者。华严论云。一乘大道。非乐生净土菩萨境界。以情存净秽。知见不普。今谓此指仅得事一心者。若得理一。则妙悟一心。有何净秽。然虽知平等法界。无生可度。而常修净土。教化众生。正所谓一乘大道也。知见之普。孰过于是。又普贤菩萨为华严长子。非一乘境界乎。而欲面见弥陀。往生安乐。谓之情存净秽可乎。

【演】一乘大道下四句。谓华严一乘大道。乃顿悟自心之大菩萨境界。非乐生净土菩萨境界。以厌此秽土。欣彼净邦。不达净秽双非。知见不普故。

今谓下。释彼论意。以论中知见不普。是指得事一心者。非指理一心者。若得理一心。妙悟自心。有何秽之可厌。净之可忻耶。此乃纵释。

然虽下是夺释。平等法界。无生可度者。平等真法界。佛不度众生。弥勒如。众生如。一如无二如故。常修净土教化众生者。净名经云。虽知诸佛国。及与众生空。而常修净土。教化于众生。正所谓一乘大道者。平等法界。无生可度。真如界内。不受一尘也。常修净土教化众生。佛事门头不舍一法也。事理圆融。权实不二。一乘大道也。普贤菩萨。为华严长子者。他经皆首文殊。以重智故。此经独首普贤。以宗法界行故。

【钞】定心专心者。永明谓九品上下。不出二心。一者定心。如修定习观。上品上生。二者专心。如但念名号。得成末品。今谓既云但念。但之一字。正唯得事。未得理故。

【疏】故知古云愚人求净业者。非唯不指理之一心。亦复不指事一心故。

【钞】古德谓有参禅不灵。遽变前因。朝暮掐数珠。求净业。又云念几声佛。欲免阎老子手中铁棒。乃愚人所为。执此语者。遂生疑谤。不知此为参禅志不归一。辄自改途者说。非呵净业故。但言愚人朝暮掐数珠求净业。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乱求净业也。观经云。但闻佛及二菩萨名。能灭无量生死之罪。何况忆念。忆念者。且指事一心也。则知事一。已非愚人。何况理一。

【疏】故知修净业人。复业余行。非唯不知理一。尚未能持事一心故。

【钞】念念念佛。更无杂念。是名一心。一心念佛。又一心修余种种法门。是二心也。夫无杂念者。止得事之一心。今且未能。何况理一。故念佛者。守志不二。勿因三昧难成。而辄改修余行。先儒有言。不可以仁之难熟。而甘为他道之有成。此之谓也。

【演】不可以仁之难熟者。孟子云。五谷者。种之美者也。苟为不熟。不如稊稗。夫仁。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

【疏】又此四字。若离合释之。则相即。故名一心。相非。故名不乱。

【演】又此四字。若离合释之者。相非即是离。相即即是合。相非故名不乱。是以离释之。相即故名一心。是以合释之一心自一心。不乱自不乱。故不妨离释。一心即不乱。不乱即一心。故不妨合释。

【钞】相即者。即空即假即中。则如前所明。此能念所念。即有而无。即无而有。二边叵得。中亦不存。三德浑然。不可分别。是名一心。

【演】相即下十一句。释相即。各一心。即有而无者。缘起即性空故。即无而有者。性空即缘起故。二边叵得二句。互夺两亡。缘起性空。既俱不可得。则非缘起性空之中道。亦不存故。三德浑然。不可分别者。有即万法齐彰。属解脱德。无即一尘不立。属般若德。中即空有难思。属法身德。即有而无。解脱即般若。即无而有。般若即解脱。二边叵得。般若解脱即法身。中亦不存。法身即般若解脱。举一即三。言三即一。如天王三目。伊字三点。三德浑然。故名一心。

【钞】相非者。假非是空。空非是假。中非假空。则能念所念双亡。成般若德。能念所念双立。成解脱德。俱存俱泯。显乎中道。成法身德。三德历然。不可混杂。是名不乱。

【演】相非下十四句。释相非。故名不乱。假非是空。缘起非性空。空非是假。性空非缘起。中非假空。中道非缘起性空。空非是假。则能所双亡。成般若德。假非是空。则能所双立成解脱德。中非假空。则双照双遮成法身德。般若非法身解脱。解脱非般若法身。法身非解脱般若。三德历然。故名不乱。又浑然即历然。历然即浑然。一心即不乱。不乱即一心也。

【疏】又此一心不乱。亦分五教。今不叙者。以正指顿圆故。

【钞】亦分五教者。以莲分九品。则小大浅深。自有差等。如小教以繇心造业而感前境为一心。始教以阿赖耶识所变为一心。终教以识境如梦。唯如来藏为一心。顿教以染净俱泯为一心。圆教以总该万有即是一心。而佛说此经。本为下凡众生。但念佛名。径登不退。直至成佛。正属顿圆。又二乘种不生。故略前三。不复分五。天台四教例此。

【演】如小教下。正明五教一心。

小教以由心造业等者。小教不知八识。由六识造善恶业。感三界六道苦乐等境。故曰一心。此假名一心。非真一心也。以不达唯心之理。心外实有前境故。始教以赖耶所变为一心者。始教知有八识。但不即真如。以真如凝然不变不随缘故。乃生灭八识。含漏无漏种所变现也。如云无始时来界。一切法等依。由以有诸趣。及涅槃证得等。此以生灭八识为一心。终教以如来藏为一心者。终教达八识。即真如随缘。为阿赖耶识。识如梦幻。唯一真如。此以如来藏为一心。

顿教以染净俱泯为一心者。染即六识。及生灭八识等。净即如来藏。以终教归如来藏。虽云至净。以见有如来藏在。犹未离念故。此则五法三自性皆空。八识二无我俱遣。一念不生。方为一心。

圆教总该万有为一心者。前四教。则前浅后深。互不相摄。今圆教则周遍含容。重重无尽。随举一尘全彰法界。总该万有为一心也。

天台四教例此者。小即藏教。始即通教。终即别教。圆即圆教。顿即天台之离言四教。

【疏】又此事理二持。起信中具有此意。

【演】具有此意者。谓虽无事理之文。而意则具足也。

【钞】论云专念阿弥陀佛。即得往生者。此双含事理而言也。次云若念彼佛真如法身。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。皆指理一心也。

【演】专念阿弥陀佛。即得往生者。论文云。如修多罗说。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所修善根回向。愿求生彼世界。即得往生。常见佛故。终无有退。

若念真如法身者。论文云。若观彼佛真如法身。常勤修习。毕竟得生。住正定故。

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者。论文云。若知一切法。虽说无有能说可说。虽念亦无能念可念。是名随顺。若离于念。名为得入。

【疏】又此事理二持。即显密二意。

【演】显密二义者。言教直诠真性。开悟众生。普愿人人解了。无有隐覆曰显。咒语如王密诏。唯佛能知。诸大菩萨不能晓了。但许精持。不通解路曰密。

【钞】四字名号。全皆梵语。但念不忘。与持咒同。是名曰密。且念且参。观心究理。是名曰显。为门少异。归元则同。显密圆通。事理无碍。

【疏】又此事理二持。虽上详分胜劣。有专事者。有专理者。机亦互通。不必疑阻。

【钞】此恐仅能事念者。自疑理性不明。所为无益。故言事得通理。以决其疑。大势至圆通章云。不假方便。自得心开。空谷云。不参念佛是谁。直尔纯一念去。亦有悟日。是也。

【演】自疑理性不明。所为无益者。此专事者。疑不明理。而阻其事也。大势至下。正引事得通理。以决疑也。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。方便即观心究理等。今谓若众生心。忆佛念佛。现前当来。必定见佛。不假观心究理之方便。始得心开。直下念去。念至念极心空。自得开悟也。

【钞】又恐唯勤理念者。自疑称佛名少。或致落空。故言理得通事。以决其疑。念念理一。是念念弥陀也。其为称名。不亦大乎。是故摄心体心。两种念佛。事理互通。本不二故。

【演】自疑称佛名少。或致落空者。此专理者。疑称名少。而阻其理。念念理一下。正以理通事。而决疑也。

念念理一。念念弥陀者。所谓念空真念。处处弥陀说法。时时莲蕊化生也。故曰其为称名不亦大乎。

摄心体心四句。摄心即事持。事得通理。摄心即体心。体心即理持。理得通事。体心即摄心。

【疏】又此事理二持。或渐进。或顿入。亦随机不定。

【演】随机不定者。根稍钝人。事尚未能。奚能究理。且先勤事。摄心既定。然后观心究理。不然妄识纷飞。徒劳分别。何益之有。若根性大利人。般若缘深。法身机熟。莫勤事行。直究唯心。直捷根源。不劳摘叶寻枝故。问。前云执理而迷事。比贫士获豪家之券。又云约理无可念。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。以念即无念故。今云。径就理持。不勤事行。岂非堕前所斥耶。答云。前之所斥。乃执理而迷事。耽者顽空。不信念佛者。今径就理持。是即念返观。正深求净土。不拨事行者。故不堕前咎。

【钞】渐进者。根稍钝人。先勤事持。后渐究理。若根性大利。径就理持。故名顿入。作用小殊。及其成功。一也。

【疏】又一心不乱下。有本加专持名号二十一字。今所不用。以文义不安故

。仍依古本不加。而以即是多善福之意。言外补入。斯为允当。

【演】二十一字者。专持名号。以称名故。众罪消灭。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。

【钞】文义不安者。上文已有执持名号四字。不可更著专持名号一句。上下重复。不成文义。旧传此二十一字。是襄阳石刻。当知是前人解经之语。襄本讹入正文。混书不别耳。善文义者。当自见得。

【疏】称理。则自性非忆非忘。是执持义。非今非昨。是七日义。非一非多。是一心义。非定非乱。是不乱义。

【演】自性非忆非忘下。忆者对忘而言。有忆有忘。非真执持。直须两头撤开。中间坐断。乃真执持。今者对昨而言。有昨有今。非真七日。直须劫日双消。扫空三际。乃真七日。若对多名一。一则弥多。何名一心。迥超数量。直契无为。是名一心。若对乱名定。定则弥乱。何名不乱。谛了自心。顿超动寂。方名不乱。

【钞】本无生灭。何有忆忘。体绝去来。谁成今昨。一亦不为一。多尚奚存。定且无定形。乱将安寄。如斯会得。终日念佛。终日念心。终日念心。终日无念。即心即佛。非佛非心。是则名为真念佛者。

【演】本无生灭下。生则有忆。灭则有忘。自性本无生灭。何有忆忘。过去为昨。现在为今。自性体绝去来。谁成今昨。自性一亦不为一。为堕诸数故。则多尚奚存。自性定且无定形。有物凝然故。则乱将安寄。如斯会得。终日念佛终日念心。以心外无佛。佛外无心。即佛即心。即心即佛。心佛无有二故。终日念心。终日无念者。以即佛即心。则非佛。即心即佛。则非心。互夺两亡。能所双消故。如是念佛。名为真念佛。念佛之理。岂沾沾事行耶。

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卷第三终


 
上一篇: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(卷第四)
下一篇: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(卷第二)